第216章 迪化的糧食

就像向小強說的那樣,蘇軍是一支令人捉摸不透的軍隊。用極端的意識形態灌輸出來的軍隊,表現出的極端性也令人乍舌。在士氣高昂的時候候,蘇軍的堅強少有軍隊能比,英勇奮戰,並相信自己是不可戰勝的。但是一旦失去士氣,就會一瀉千裏。健康、正常的軍隊在這時候失去的只是士氣,但是平時的訓練、素質、以及軍人的榮譽感還在,都能夠進行最起碼的支撐,等待挽回敗局的時候。

但是蘇軍並不是一支健康正常的軍隊,而是用極端意識形態、洗腦、謊言、以及殘酷的高壓手段打造出來的畸形軍隊。平時政委告訴他們,紅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但現在顯然不是這樣,紅軍也會被人打得落花流水,紅軍也會敗得慘不忍睹,上邊說的話是假的,上邊在騙他們。一旦到了這種時候,蘇軍失去的就不只是士氣了。還有很多人的信仰,至少是一部分信仰,也開始隨著士氣的崩塌而崩塌了。

現在明軍能取得多大勝利,幾乎已經不取決於蘇軍的抵抗程度了,而取決於明軍的後勤能支撐他們向前推進多遠。

7月20日,迪化被收復。自此,南疆北疆之間的山口被打通了。明軍再也不用從東北邊的大戈壁上繞路了,而是直接用公路穿過天山山口,進入北疆。從哈密到北疆的路程一下縮短了五百公裏,縮短了整整一半。

……

打下了迪化,意義還不僅在於打通了南北通道。迪化城裏、以及迪化城周圍,蘇軍建起了一系列大糧倉。這裏儲存著從南北兩疆搶來的大部分糧食。一部分糧食已經運到蘇聯去了,但是由於這裏不通鐵路,而蘇軍的汽車運輸能力又有限,還要優先滿足戰場運輸,所以糧食運出的很慢。到明軍合圍迪化之前,迪化還儲存著兩百萬噸左右的糧食。主要是玉米和小麥。

這兩百萬噸糧食,明蘇兩軍都看作一筆決定性的戰略資源。自古以來糧食就是最重要的戰爭物資,雖然到了現代,糧食在戰場上的地位讓位給了武器和燃料,但是一旦達到了200萬噸這麽巨大的數量,不誇張地說,已經可以左右局部戰爭的勝負了。

按照每人每天吃1.2公斤糧食計算,那麽200萬噸糧食足夠228萬人吃一年。即使拿一半出來賑災、另一半來養兵,也可以多擴充110萬中亞白衛軍。當然,如果按半年算,則可以多擴充228萬中亞白衛軍。這樣的話,就會大大減輕明軍的運輸壓力——至少一年內或半年內,不需要再運那麽多的糧食了,而且明軍也不必運太多的軍隊過來了。節省下來的大量運力,可以用來運輸彈藥和燃料,武裝這些穆斯林部隊。這多出來的200多萬穆斯林兵力、以及多出來的運力,足以保證明軍在未來一年內,在中亞保持軍事優勢。

明軍合圍迪化之後,莫斯科發來了命令,要求迪化守軍燒掉所有糧食,一粒也不留給明軍。但是明軍再次啟動了“拯救平民令”,用飛機在迪化上空散發傳單,告知蘇軍,這些糧食是兩疆百姓的生命,每少一噸,就會多餓死好幾百人。如果糧食被燒掉了,那麽迪化蘇軍所有尉級以上的軍官都將被槍決。

傳單上還用好幾中文字告訴迪化百姓,現在蘇軍馬上要燒糧食了,這可都是你們的救命糧,你們能不能活下去,就看這些糧食能不能保住了。

本來城內蘇軍已經把坦克開上街了,嚴防暴動。但是現在傳單一撒下去,暴動再也控制不住了。迪化一個師的蘇軍頓時又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訊照例被搞斷,又是師找不著團,團找不著營。再加上200萬噸糧食實在太多,是分成好幾處大糧倉儲存的,都不在一個地方,所以每處糧倉的守軍也不知道該怎麽辦。電話不通,而派出去的傳令兵又很難穿過到處都是暴動的城市。有的糧倉的守軍覺悟很高,覺得寧可被槍斃,也不能讓這些糧食落到明帝國主義和當地富農手裏。他們就點火燒了。然而大部分糧倉的守軍都沒那麽一根筋,都想先守著再說。

城內暴動,加上城外猛攻,很快,迪化被明軍攻克了。200萬噸糧食中,已經有大約6萬噸左右被燒掉了。——糧食太多了,就糧倉守軍手裏那幾百升汽油,倉促之間也最多燒這麽多。

……

明軍撲滅大火,把剩下的糧食保護了起來。很多項工作同時開展起來:處理俘虜、布置防空、鞏固防禦工事、拿出一部分糧食在迪化城中發放……另外,很快組成了一個軍事法庭,對蘇軍燒糧食的那個連的軍官進行了審判。

軍事法庭就在迪化城內的一座糧倉旁舉行,那座糧倉正是被放火的一座。迪化城內的老百姓都圍在旁邊看,“殺了他們”的喊聲響徹雲霄。明軍憲兵好容易才讓周圍百姓安靜下來。法官是明軍軍法處的一個上校,他最後拉著臉,莊嚴地宣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