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蘇軍進軍南疆

3月18日,朱佑榕祭拜了太廟,晚上在北中南三海中賜下禦宴,之後又舉行舞會,款待群臣和各國使節、記者,慶祝自己的23歲生日。

第二天,19日,女皇專列啟程,前往北邊的昌平,祭掃北明十三皇陵。

之後,一些在政府有重要職責的大臣將領都回去了。而朱佑榕帶著皇親國戚們,又在北京待了足有半個月。在這期間,朱佑榕祭拜了天壇、地壇、社稷壇,接連接見原駐北清的各國使節,接見海內外媒體,接見原北清的宗室皇族。隨著大清王朝覆滅,這些滿清的貴族爵位自然作廢。大明承諾過,承認他們的既得利益。但是這既得利益主要是指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至於爵位,大部分的中低級八旗貴族從此都成為了普通公民,不再享有特權。而一些特別重要的貴族,比如遜帝嘉德、十幾個鐵帽子王,以及其他的親王、郡王、公主、郡主、貝勒、貝子、國公這些少量的高級貴族,還是酌情降級保留爵位。但是不能再用原滿清的爵位了,要使用大明的爵位。也就是說,什麽“貝勒”、“貝子”、“格格”、“固倫”、“和碩”、“多羅”……這些名稱都不能再用了,統統換成對應的漢式名稱。而且,不管他們原來是世襲還是遞降,現在一律都是遞降。這樣的話,幾十年內,國家的這塊財政負擔就會大為減輕。

朱佑榕花了幾天的時間,將他們一一重新冊封。

原嘉德皇帝愛新覺羅·毓疇,現封為燕國公,年金50萬明洋。

下面十二個鐵帽子王,各封為侯爵,年金20萬明洋。

普通的親王、郡王,一律冊封為伯爵,年金10萬明洋。

公主、郡主,分別冊封為縣主、郡君,年金為7萬、5萬明洋。

貝勒、貝子,分別冊封為子爵、男爵,年金為7萬、5萬明洋。

對八旗皇族的重新冊封,到此為止。至於下面繁多的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雲都尉、輕車都尉……等等,身份均為普通公民,不再冊封。

同時,他們也都和其他人一樣享有公民權,可以自由遷居,也可以移居海外。

經過估算,新增加的這些“年金貴族”,大明政府每年要支出約七百萬明洋。由於都是遞降爵位,大約二十年、也就是一代人後,國家此項開支將減少近一半。再過二十年,每年只需要支出百萬左右。到二十一世紀,國家將基本擺脫這些前清貴族的年金包袱。

不過,大明政府雖然每年要多掏幾百萬的年金,但是從大清國庫裏卻收獲頗豐。大清帝國銀行地下金庫裏存放的黃金、白銀、外匯、外國債券等等,經過清點,共折合296億明洋,相當於大明1935年財政收入的兩倍。由於戰爭帶來的財政壓力大大緩解。

……

當然,如果那些沒封到爵位的大清龍子風孫不甘心頭上只頂著一個“公民”頭銜,而且手裏又有錢的話,那麽大明皇室也允許他們花錢購買爵位,最高能買到伯爵。當然僅僅是一個貴族身份,沒有年金。產品分為“世襲”、“遞降”、“不世”三種規格。

第一種屬於“永久產權”,只要買到手了,這個貴族頭銜可以世世代代原封不動傳下去。但是也最貴。一個世襲的伯爵要上百萬。

第二種屬於“有限產權”,雖然每傳一代都要降一級,但如果是伯爵的話,也可以傳上三代。這個就便宜多了,一個伯爵二十幾萬就拿下了。

第三種屬於“終身產權”,只限於購買者本人使用,不能傳與後代。這一種最便宜,一個伯爵也就是十幾萬。

這個計劃,是老財迷鄭恭寅攛掇外甥女搞出來的。不但滿清皇族可以購買,而且民間的有錢人也可以買。賣爵和賣官不一樣,賣官是出賣國家的公權力,危害極大。而爵位只是一個高貴的頭銜,並不掌握任何公權力,對社會沒有任何損害。而且賣得的大筆收入,還可以補貼國家財政,彌補因為新增添那麽多年金貴族而產生的損失。

鄭恭寅估計,因為剛剛滅清,那些有錢的前清貴族和闊佬們都還惶惶不安,只會盡量低調,不會去幹招風的事,短期內誰也不會去花錢買什麽爵位。但是時間長了,比如幾年後,他們發現沒人來找自己麻煩、重新充滿安全感了之後,他們的高心氣兒和虛榮心就會重新膨脹,就會有強烈的重振社會地位的欲望。這時候,那些待價而沽的爵位,對他們就充滿誘惑力了。

……

下面該處理滿清後宮嬪妃了。

現在紫禁城後宮的嬪妃,除了前朝太妃,主要就是嘉德、廣武兩朝的。

清宮的嬪妃數量本來定員就很少,再加上嘉德、廣武兩人當皇帝的時間都不長,也都不太好色,所以基本上都還是原先的福晉側福晉,連三妃六嬪都不滿員,更不用說下面的貴人、答應、常在了。倆人的妃嬪,除去廣武帶走的一個皇後和一個皇貴妃,剩下的一共三十幾個。加上前朝的老太妃,也就是五十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