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傳檄定三秦(2)入關(第2/3頁)

但是他轉念一想,這樣逼著明軍自食其言,無異於玩火。萬一把明軍惹急了強攻怎麽辦?如果當初整個鄭州兵團撤入關中、兵力後勤都很充足的情況下,那明軍未必願意強攻。但現在自己不過兩個師兵力,火力、兵力都遠遜於明軍,後勤也要依賴整個集團軍提供,而現在集團軍已經崩潰,等於說是只有靠自己了……

……縱然是占有地勢優勢,又能守多久?手下弟兄可都盼著當大明人呢,有多大的把握讓他們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富貴,浴血奮戰?陳旺武手裏有兩個城市的銀行財富,又有實力勒索“關中王”,能開出讓麾下弟兄賣命的價碼來。自己開得出來嗎?

再說,進關的路可不止這一條。南邊還有武關。西邊還有大散關。鄭州兵團一垮,秦嶺和漢中的那幾個老弱病殘清軍還不望風而降?守在武關和大散關上的那幾個兵,敢跟明軍談條件?等明軍從那兩邊打進來了,有自己好看的……自己就這兩個師,總不至於再分兵去守武關和大散關吧?

最關鍵的,鄭州的黃河大橋到底有沒有炸掉,自己可還不知道……要是完好落在明軍手裏了,那明軍就可以先進山西,再回過頭來進關中……黃河上的浮橋渡口可不止一處……

思來想去,函谷關軍的軍長覺得,絕不能把住函谷關勒索明軍。那樣沒好果子吃。

但是,函谷關仍然要把住。因為,勒索明軍他不敢,勒索友軍他還是敢的。

……

25號早上,首先乘火車抵達函谷關的一個團,喜滋滋地下來,要求換防。但是,函谷關守軍司令提出了一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要求——換防可以,拿錢來。

這個團長一愣,馬上想到這沒什麽奇怪的。“先入關者為侯”的消息,想必早就傳到這裏了。守關的這家夥看自己不在“鎮關侯候選人”上,估計又沒有膽子把住關勒索明軍,就開始勒索自己來了。

要在平時,對方是軍長,自己是團長,官大一級壓死人,這還差著三級呢,肯定得點頭哈腰的。但是現在雙方都知道自己的軍銜扛不了幾天了,回頭一投降,都是老百姓。所以軍長也不擺架子了,團長也不點頭哈腰了,雙方在地堡裏面對面坐著,喝著茶,像兩個生意人一樣討價還價起來。

團長先開價,願意簽下契約,當上侯爵後給軍長50萬銀洋。

軍長哈哈一笑,不幹。50萬大洋太少了,他就算直接帶隊投降明軍,光獎金就有50萬明洋。同樣是50萬,人家那可是明洋,比大洋值錢一倍。在他眼中,自己手裏的函谷關可遠遠不止這麽多錢。眼前只能這小子要是拿在手裏,今後每年可就有50萬明洋的收入了。想用區區50萬大洋打發自己?他還太嫩了點。

團長表面氣定神閑,但是心裏卻急得很。因為他只是第一個到函谷關的,後面還有許多人在追呢。

軍長也明白這個。他本來可以把住函谷關,等各路人馬都到齊了,再“拍賣”,函谷關由價高者得。那樣他能實現利益最大化。但是他不太敢這麽幹。一來等各路人馬都到期了,說不定明軍也就到了,那啥玩意兒都吹了。二來這麽幹太損了,太容易讓人懷恨在心。就算某個團長營長咬著牙、許諾他一大筆錢,但是人家投降後,那就是侯爺了。自己投降後也只是個平頭百姓。按照軍長的邏輯,人家一個侯爺要是想報復自己的話,還不像碾死個螞蟻一樣?就算不報復自己,他要是賴賬的話,自己一個老百姓能把人家侯爺怎麽樣?

所以,這個軍長還是很現實的,他也不太敢勒索太高,太高了將來自己也不見得能拿得到。讓人家現付是不可能的。人家一個團長,就算再會斂財,當場也拿不出50萬大洋來。肯定要先“賒賬”,當了侯爺之後再還。

雙方你來我往,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最後把價碼定在100萬大洋上。然後團長很會盤算,他又主動多給了15萬大洋,條件是函谷關守軍協助他守關,直到明軍到來。

本來他一個團的兵力,不一定能保證函谷關不被人家奪去。這樣一來,別人無論如何都奪不去了。

這個軍長盤算了一下,欣然同意。這樣的話,就等於是50萬明洋了。也就是說,這位侯爺第一年的年金要全歸自己了。

敲定後,兩人哈哈大笑,煞有介事地開酒幹杯。兩人都有一種“雙贏”的感覺。

……

25日早上到上午,先後又有一個團、一個營坐火車抵達函谷關。他們發現函谷關已經被先前的團占領,便聯合起來強攻。但是只攻擊了一波,狹窄的山谷中躺倒了幾十具屍體,進攻者就發現,他們再也指揮不動軍隊了。原先手下弟兄們嚷嚷著要保自己當鎮關侯,嚷嚷的最兇的人,這時候是跑得最快的人。當初手下們的那種狂熱盡頭,在第一次攻擊中,就被機槍子彈打得一點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