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六月一日

大明怡福三年,公元1936年6月1日,淩晨三點半,紫金山要塞,南京紅軍總指揮部。

大凡上了年紀的人,睡眠時間總是非常的少。陸軍總參謀長、“要塞演習”紅軍司令唐雲生這時候已經醒了,再也睡不著,幹脆披了衣服起來,來到作戰室,拉開台燈,再研究一遍演習地圖。

因為今天就要演習了,所以昨天他連官邸也沒回,就是住在司令部裏,反復研究作戰計劃直到半夜。今天淩晨還是早早的就醒了。

值班的勤務兵看到元帥大人起來了,趕快按照他的習慣,為他沏上一壺淡茶,捧到地圖桌邊,然後靜靜地退下。

唐雲生又看了一遍手邊的日程安排。

7:20,和張照先元帥、還有一幹紅軍高級將領,乘車前往紫禁城覲見陛下。

7:35,陪同陛下共進早餐。

8:00,陪同陛下返回紫金山要塞紅軍指揮部,在要塞中央指揮大廳裏,陛下將宣布“要塞演習”正式開始。

8:30,陪同陛下檢閱南京周圍的紅方防空炮部隊。

……

在某種程度上說,決定未來幾年大明帝國國策的一次演習,幾個小時後就要開始了。

唐雲生這個研究了半輩子軍事藝術的老將,此刻也禁不住激動,甚至有些緊張。上次這麽緊張,還是南京保衛戰的時候。為了大明帝國的未來不走錯一步,為了真實檢驗出向小強鼓吹的那一套究竟怎麽樣,唐雲生下定決心,決定這次演習毫不手軟,決不留情。他要給藍軍最強大的壓力,要壓得藍軍喘不過氣來。

畢竟是六個師對兩個師。而且,自己這個元帥怎麽不至於輸給那個德國中校。

唐雲生又拿出了紅方作戰計劃,最後瀏覽翻看著。這本作戰計劃很厚,有五百多頁,包括各個部隊、各個環節、先後順序……從演習開始後的空中偵察、地面偵查、小規模火力試探、無線電偵聽;到每一門火炮的炮位、每一輛坦克的分配、每一處碉堡、火力點的嚴密計算、每一條鐵絲網的安裝;再到每一個師、團、營、連、排的後勤運輸、彈藥補給、交通路線安排、騾馬的使用……

還有,一個作戰單位打到什麽程度該撤下來、換另一個作戰單位頂上;戰損指揮員的替補……

幾乎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步驟都考慮到了,稱得上嚴絲合縫,一絲不苟,整個計劃就像鐘表一樣精密。這是唐雲生自己、以及紅方整套參謀班子幾天熬夜苦戰的結果。唐雲生自認為這套作戰計劃的水平是相當高的,演習結束後,可以作為經典教案,列入陸軍大學校參考書目。

……即便是當年世界大戰的貝當元帥,只給他幾天的時間,他能夠編寫的作戰計劃也不過如此吧……

……

唐雲生低頭最後研究了一遍地圖。

紅藍雙方對峙線北到長江,南到湖州,南北長約100公裏。但是因為中間有太湖、滆湖兩大湖泊,因此陸地“邊界”也就只有不到50公裏。

整條邊界分成幾段:最北邊,長江到滆湖都是陸地,約有40公裏長;再往南是滆湖,為水上邊界,約有15公裏長;滆湖到太湖之間又是陸地邊界,約有20公裏長;往南就是煙波浩渺的太湖,這條水上邊界足有50公裏長。太湖再往南就是湖州,這裏距離浙江的山地只有十來公裏。到了浙江的山地,就是演習的邊界了。

藍軍最有可能從長江到滆湖之間的40公裏地段突破。因此唐雲生把紅軍最精銳的紅二師、紅三師、兩個整師部署在這裏。

滆湖和太湖之間的20公裏長的地段,紅四師一個師被部署在這裏。

從太湖南端到浙江山區,這10公裏的地段雖然不長,但因為和北邊的防線距離較遠,不容易相互馳援,所以這裏也部署了一個整師,紅五師。

這是第一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也就是戰略預備隊,部署在茅山山脈和長江之間,由剩下的兩個師——紅一師、紅六師擔任。茅山山脈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脈,南北約50公裏長,是紅方機械化部隊的天然屏障。茅山再往南,就是石臼湖、固城湖、南湖三個連在一起的大湖,南北綿延60公裏,一直延伸到浙江的山區。可以說,這一塊對於藍軍的機械化、摩托化部隊,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藍軍寧從北邊和紅軍硬碰硬,也不會自找苦頭,從南邊走。

鑒於藍軍對於道路的嚴重依賴,唐雲生把兩道防線的防守重點,都放在了公路附近。前沿防線和預備隊之間不到二十公裏,也就是一個晝夜的路程。借助茅山以北發達的公路網,強行軍12-15小時即可對第一線形成增援。

只要第一線防線能夠堅持15小時,那麽藍方就將面對兩倍的壓力。這樣,在完善的壕溝、鐵絲網、機槍碉堡、火炮陣地的組合防線,還有幾乎十公裏一個師的高密度防線面前,藍軍定將被牢牢地擋住,並遭受慘重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