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4000人大死刑

明軍來自本土的三個師、54000人的後續部隊,於3月4日抵達巴達維亞港,很快向東投入了攻勢。在這一個星期中,大批的運輸船往來穿梭於南中國海,把更多的坦克、裝甲車、火炮、車輛、摩托車、甚至自行車源源不斷地送達巴達維亞島。其實用“推進”這個詞並不準確,應該用“行進”。因為抵抗極其微弱,仗打得並不多,時間都花在架橋鋪路、還有走路上了。

但隨著明軍車輛的增多,向東推進的速度也一天比一天快。開始是一天推進二十多公裏,到了後幾天,一天能推進六十到八十公裏。明軍的“前線機場”經常是第一天修好,第二天就成了“後方機場”了,跟不上步兵推進的速度。

到了3月9號,也就是巴達維亞抓夠了4000當地人的那天,明軍已經占領了三寶壟,前線推進到了梭羅河西岸,控制了巴達維亞島的四分之三。東面最後一個大城市,就是泗水了。

3月9號晚上,向小強在總督府的會議室裏,和幾個人民衛隊軍官召開“萬湖會議”,布置明天如何處死這4000個土著兇手。

向小強提出了一個原則:那就是處決的過程全部由警察系統來完成,明軍嚴密監視,但絕不親手殺人。他知道在如今的二十世紀,無論理由再正義,一口氣殺死幾千不能反抗的人,對一支軍隊的名譽都是很嚴重的玷汙。而且,自己士兵們的心理也會因為大屠殺而嚴重扭曲。像徐向德那種心理素質過硬的人,畢竟沒幾個。這種“臟活”一定要讓當地警察系統來幹。

首先討論采取什麽方式處死。開始有人提出絞刑,在巴達維亞市中心豎立絞刑架,一批批的絞死。這樣震懾效果最大。但又有人提出這樣太慢了,絞刑架畢竟要專門搭設、時候還要拆卸,搭不了幾座的,而且絞刑比槍斃慢得多。這樣絞死4000人不知要猴年馬月。

於是意見都集中在槍斃上了。槍斃速度快,而且在什麽地方都可以,城內可以,城外也可以。向小強也贊成槍斃。對於所謂的“震懾效果”,他不太感冒。處死4000個人,無論怎麽處死,震懾效果都足夠了。

而且相反,他覺得在市中心絞死幾千個人,負面效應太大了,全世界都看在了眼裏,足以把同情的天平從華人這邊,移到土著人那邊。如果是押到城外槍斃、完事直接掩埋,那全世界雖然知道有這麽回事,但因為沒有親眼看到行刑過程,4000人對他們來說,就不過是個數字而已。沒有照片、沒有記者報道,會好的多。

向小強很欣賞徐向德,把他提升為了中尉,讓他選出200名性格冷酷、心狠手辣的人民衛隊士兵組成一個“行動隊”,拿著沖鋒槍、機槍等自動武器,監視著警察一批批押送死囚到城外行刑,防止他們造反。

一切商議妥當,當晚就分配了任務,布置了下去。

……

3月10號早晨,巴達維亞唯一的華語廣播《南洋之聲》又開始播音了。一位從新加坡總部新派來的女主播坐在嶄新、寬敞的播音大廳裏,臂上纏著黑紗。她擡眼望去,播音間裏所有的同事都戴著黑紗,正墻上擺著靈桌,點著香燭、供果,擺著前任女主播周汝梅、還有另外兩個同時死難的男記者的遺照。

戴著耳麥的導播也臂纏黑紗,用手對女主播比著:五、四、三、二、一、開始!

女主播對著話筒,聲音甜美、但語調沉重地說道: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南洋之聲》在沉寂了16天之後,今天終於能夠再度為大家播音了。我是您的新主播,何麗娜。……現在在我們的播音間裏,放著供桌和香燭,還有我的前任、周汝梅小姐的遺照。16天之前,她為了不落在暴民手裏,跳樓慘死了……16天之後,我們終於能對她說:汝梅,今天你可以瞑目了。因為就在今天,大明巴達維亞軍事管理委員會、和巴達維亞警察局,將要對4000名殺人兇手執行死刑。軍管會最高長官向小強將軍,已經簽下了這4000名暴徒的死刑令……”

“靠!”向小強在總督府臥室裏,邊穿衣服邊聽著收音機,聽到這一句時一砸床,“不會吧,這些媒體也太能瞎掰了,明明不是我簽的,根本就是警察局長,那個荷蘭人簽的!這種折陽壽的字,我能自己簽嗎!得,4000條人命,算在我頭上了……”

話沒說完,就聽到遠遠近近的鞭炮開始響起來。很快,街上傳來了鑼鼓的聲音。向小強連忙掀起窗簾向外望去,街上已經有一支舞獅隊,敲鑼打鼓地上街了。

秋湫從後面溫柔地抱住他,輕輕說道:

“小強啊,這也沒什麽不好啊,聽聽,外面的鞭炮鑼鼓,這就是人心所向啊!”

“也是啊。”

向小強轉過身攬著秋湫,兩人一塊透過窗簾縫隙看著外面。放鞭炮的地方越來越多,過了一會兒,已經有很多華人敲鑼打鼓地上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