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時也,命也(第3/3頁)

孔子的屋子裏,依然是被書簡占得密密麻麻,其中半數是竹簡,半數是紙書,多半是子貢送來的。

“倒是有一樣東西,要送給夫子。”

趙無恤從袖中拿出了一個盒子,打開之後,取出了一個鑲在龜殼做的鏡框裏的小玻璃鏡……

孔子大概是聽說過這東西的,趙國的玻璃器,儼然成了同瓷器一般的奢侈品,楚地貴族趨之如騖,他卻擺了擺手:“再照也是一個垂死老朽,要此物何用。”

“這不是一般的鏡子。”

趙無恤走到案幾前,將此地放在光照之下,光線徑直透過了玻璃……

“此乃透鏡,是魯班的新造物,原理和軍中用的千裏鏡一樣可以將看不清的字放大,便於觀看。無恤以為,夫子或許用得上。”

孔子將信將疑地接過以後,放在字若蚊蠅的簡牘上,果然容易看了許多,一生不喜財不喜地,卻嗜書如命的他,常常受老眼昏花之苦,頓時對此物愛不釋手,不由贊道:“真是好東西啊……”

但趙無恤卻細心地發現了,孔子案幾上那堆簡書,基本上與周易有關的,而地上還鋪滿了龜甲和筮草,擺放成八卦的形狀,果然如顏回所說,孔子近來對周易推演頗為癡迷。

他問道:“夫子,也開始好《易》了?”

孔子放下了透鏡,擡起頭,說道:“然,老朽年輕時,視《周易》為純粹的蔔筮之書,故而加以排棄。直到在楚國找到了周太史流散的《易象》後,才發覺了裏面蘊含著不少古之遺言。載有周公之德和周之所以王天下大道理……”

說完,他還不無遺憾地嘆了口氣:“可惜,若再讓我多活幾年,這樣的話,我對《周易》的文辭和義理就能夠更充分理解了……不過,朝聞道夕死可矣!”

近些年來,孔子的確是有了些變化,他把自己對於天下政治的理想和判斷,寄托在《春秋》中,褒則褒,貶則貶,這是他“從心所欲”的部分。而另一方面,也把自己對於宇宙和人生的困惑,寄托在充滿神秘八卦的周易體系中,這是他“耳順”的重要原因。

“命……在無恤心裏,夫子一向是逆著命運而行的智者和勇者,難不成,也開始信命了?”

……

“觀我一生,不信命也不行。”

孔子平靜地說了這一番話後,給趙無恤講述了一件事:“蔔者商瞿曾經為我起了一卦,以測我的仕途。最後得到了了火山‘旅’卦,上面是離火,下面是艮山,這是離宮八卦裏面的第二卦,意味著,我縱然有些小智慧,卻沒有治國的命,終將流離失所,做一無枝可棲之鳥……”

“果然,老朽碌碌一生,卻毫無作為。在魯國為政失敗,流落鄭國,惶惶如喪家之犬;又到陳蔡之間,群弟子幾乎餓斃;好容易在葉地安穩下來,卻又被葉公養而不用,遂心灰意冷……”

這二十年流亡生活,孔子雖然後半程衣食無憂,但心裏卻著實苦悶得不行。

自己一生奔走的理想破滅,毀滅他理想的人,恰恰是他曾經很推崇欣賞的趙無恤,有才華的弟子出於種種原因,投靠趙氏。身邊剩下的,都是不可雕的朽木。

更悲哀的是,他還必須眼睜睜地看著他期許向往,郁郁乎文哉的周禮世界,加速崩塌……

趙無恤明白了,方才的一切,都是假象,表面上似乎看開的事情,孔子其實一件都沒看開,只能用“命運無常”來安慰自己,好讓自己不要被時勢氣得觸柱而亡。

但要說心裏不在乎,那是絕無可能的。

“魯國之事、代晉之事、致使周禮徹底崩壞之事,都是無恤所致,夫子你,怪我麽?”終於,這句話,趙無恤還是說出來了。

“不敢怪罪於中原伯主。”

孔子捏著拳,以極為復雜的目光看了趙無恤一眼,又松開了手,說道:“這或許,就是季世,這或許,就是天命吧……”

他悵然若失,仰天長嘆:“嗚呼,鳳鳥不來,河無圖至,時也,命也!吾已矣夫!”

“不對。”趙無恤打斷了孔子的嘆息。

“夫子,你說反了,在我看來,鳳鳥將來,河圖將至!”

他站了起來,對充滿了悲觀情緒的孔子說道:“夫子,我今日來此,便是要告知於你,我要稱王了,我要取代周天子了。天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由堯舜至湯五百年,由湯至文王五百年,由文王至今亦五百年。我將對三代進行揚棄,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開啟一個比過去更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