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大道(第2/3頁)

“以自然之道為基礎,聖人突然奇想為緣由,加上億萬斯民的協助推動,造就了這些事情的發生。是故《書》裏才有‘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的說法,翁所說的大道,是不是這三種因素糅合在一起的呢?”

老子沉思已久,笑道:“這樣來理解倒是新鮮,君侯之言,發人深省,這一趟,老朽果然沒有白回。”

趙無恤攤手笑道:“翁過獎了,無恤只是覺得,如果到了夏朝,還有人用有巢氏和燧人氏的辦法生活,一定會被鯀、禹恥笑。如果到了殷周,還有人把夏代的事情作為要務,一定會被商湯、武王所恥笑。古今風俗不同,侯王應該采用的措施也不一樣。如果想用寬大和緩的政策去治理劇變時代的民眾,就好比沒有韁繩和鞭子卻要去駕馭烈馬一樣,就會產生巨大禍害。”

“同理,現如今若是還遵循小國寡民的上古格局,放任諸侯分裂,也是不合時宜的。”

“如今的天下,與數百年前已經大不相同,道路已經將九州各國連在一起,諸夏與蠻夷涇渭分明。各國文字相類,習俗相似,這是華夏先民經過數千年改造自然的結果。但各國卻又被不同諸侯統治,諸侯各有私心,為了奪得霸主之位,為了增加自己的土地,幾乎無歲不戰。”

“要如何結束這亂世?翁肯定也曾苦苦思索過,所以我才設想,若是天下再度歸一,統一號令,那樣的話,世間就能再度安定了。”

趙無恤展開了他對未來的暢想:“若是諸國統一,戰士就能從戰場回到農田耕作,商賈就能不必擔憂關隘阻隔,海濱的士人可以雲遊到漳水就學,甲兵則藏於府庫讓它們生出虱子來。而官府也能將用於戰爭的錢帛,花費在改善民生,修繕溝渠、河堤上了。所以我認為,一天下,這不但是我個人的私心,也是天下百姓共同之願!眾志成城,眾口鑠金!”

老子已經聽懂了趙無恤的想法,說道:“自然的格局和百姓之願都齊了,所以君侯就想做有巢氏、燧人氏、禹、湯、文武一樣的聖人,來推動這一進程?”

趙無恤頷首,擲地有聲:“然也,這就是我趙無恤的大道!”

……

當再度回到室內,品味著新泡的茶時,老子忽然覺得,這裏面的味道,與之前剛來時品嘗到的,已經大不相同了。

而他對趙無恤的看法,也比之前深入了許多,雖然此子以推動大道的聖賢自居,有一些狂妄,但縱觀他這二十年來做的一切,也的確有其驕傲的資本。

此子看上去禮賢下士,其實啊,內心高傲得不行,他莫非有種錯覺,認為自己真的能前看五百載,後看三千年?

趙無恤卻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覺流露的氣質,被老子打上了一個“傲”的符號,再度避席問道:“翁若是覺得方才之言有幾分道理,可有什麽能夠教我的地方?”

老子曬然:“老朽說千道萬,終究沒有實證,君侯有計然等人輔佐,何必老朽多言?”

趙無恤坦言道:“我雖是諸夏侯伯,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會有貪欲,有猶豫,有遲疑,方才與翁一席話,對自己想做的事情倒是清晰了不少,若有什麽不妥的地方,還望翁能為我指點出來。”

“好。”

老子沉吟長久,說道:“方才君侯談古論今,但有一點卻是忽略了。取得天下,不能僅僅依靠武力,更是要遵循天道人心,否則縱然取得天下,違背列國百姓的意願和本性而加以強力統治,這種一統也斷然不能長久……”

這話有道理,秦的統一和迅速滅亡,一直像一根刺一樣紮在趙無恤心頭,要在條件更不成熟的春秋,提前兩百年實現這一目標,談何容易?所以純用武力是不行的,正因如此,他才需要聽一聽眼前老者的意見。

老子指著案幾上的鼎比喻道:“就好比是烹飪小鮮,火候要恰到好處,火猛了,湯就要沸幹,火弱了,則久久不能熟。君侯現在倒不怕遲,怕的是耐不住性子,火候太猛……”

趙無恤笑了:“繞了一圈,翁想要說的,依然是勸阻我取冀州鼎?”

“老朽一向有一說一,究竟是何事,君侯自能領會。”老子也不點破,笑吟吟地請趙無恤自己琢磨去。

又聊了一會後,他面上已經有些疲倦,畢竟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了,便請求告辭。

趙無恤有心挽留:“翁今後有何打算,是在成周久住,還是回陳國故鄉?”

“老朽在陳國已經無親無故,沒有什麽值得掛念的……”

他捋了捋胡須,笑道:“離開中原十載,老朽真的是快被世道擯棄了,今日君侯所言,已經有許多聽不太懂,我倒是想去趙國的臨漳學宮走一走,去聽聽那裏的士人們是如何談論‘改造自然’的,君侯可否借我一車半馬,去往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