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遠赴絕域

趙侯四年(公元前485年),仲春二月初一的早晨。

曙色漸明,旭日噴薄而出,燦燦金輝染紅了天際,彩霞舒卷,絢麗如錦。春風和煦而強勁,由東方吹來,浩浩蕩蕩,驅散了籠罩在黃池上空的彌天濃霧。

這是一個啟程的好日子,今天趙侯將帶著大隊人馬回鄴城,但首先,他要為一個百余人的隊伍送行。

能被天下伯主送到了十裏亭驛外,這是常人不敢奢求的榮耀,柳下越誠惶誠恐,但趙無恤卻止住了他的下拜,繼續將未交待完的事情說與他。

“其實,汝大可不必舍近而求遠,去河宗氏尋找穆天子西行的起點。”

隨著八年前代國的覆滅,趙的疆域大大向北擴展,視野也廣闊了許多,所以趙無恤知道,昔日強盛一時的河宗氏之國早就瓦解成了一群河套上半耕半牧的小邦,最大的部落叫空同氏,他們之間戰和不定,只是之前幾年代郡騎兵一直在南調參加對秦、吳、齊的戰爭,戰馬損耗太大,一時半會沒有出兵橫掃草原的精力。

趙無恤雖然答應柳下越西去探索,但卻為他劃定了一條新的路線。

在亭驛裏,他指著一副上郡及其周邊的地圖道:“汝帶著百余虎賁先去新絳,再到馮翊郡涇陽縣。春夏之交時,負責西北貿易的平準官猗頓會派遣一支商隊,從涇陽去義渠貿易,然後再去義渠西邊兩百裏的烏氏拜訪,汝等就混雜在商隊裏同行,需要的輜重、馬匹等,都在涇陽補充……”

“唯!”

柳下越應諾,他知道,這義渠、烏氏,都屬於西戎,與早先的犬戎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其中義渠位於涇水上遊,是西戎首屈一指的強大部落,人口十余萬,有兵萬余,甚至能威脅到秦國渭南。義渠君還曾派遣使者來約趙國出兵滅秦,被趙無恤以“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拒絕。

而烏氏,則是位於六盤山(隴山)腳下的部落,這個民族不光是牧民,還是商人。後來秦始皇時,烏氏部落的烏氏保,就是一個以善殖畜牧,與諸夏交易商貿而富甲一方的大商賈。現如今,在河宗氏衰敗,玉石之路的北段,也就是草原段貿易量減少後,南線卻昌盛起來。其中烏氏部落,就是南線玉石之路上的中間商,秦國人一般是直接從他們那裏獲得西域玉石,再賣給中原諸夏。

“但這烏氏人是如何獲得玉石的,就不得而知了。”

趙無恤皺起眉,遺憾地看著隴山以西的地區,地圖根本沒有將那一片地區收錄,那裏對於趙國而言,是一片空白,只知道群戎、西羌部落密布,與秦人雜處。

琢磨著地圖的大體範圍,柳下越大膽猜測道:“河宗氏西南兩千五百裏,有西夏氏,據說是夏人後裔西遷建立的邦國,也從事轉運玉石,烏氏人大概是從西夏氏那裏獲得玉石的……”

“西夏氏,看這名字,難道是日後黃河九曲的夏河、臨夏一帶?”但是幾百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這個小邦還在不在。

好在,趙無恤比柳下越幸運,至少是知道全局地圖的,反正從烏氏越過隴山向西走是沒錯的。只要抵達黃河九曲,就能渡河進入河西走廊,這一路過去,總有部落城邦,不至於是一片無人區。

所以他給柳下越定了一個這次向西尋路的目標:“汝還年輕,不必執意一次就要去到天山,找到西王母國,此次西行,先找到傳說中的禺氏國。”

禺氏也就是後世秦漢的大月氏,此時匈奴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部落,所以月氏人也在河西走廊開開心心地畜牧,做做玉石之路的轉手貿易。不過到了那裏,柳下越就算真的走出華夏地域了,因為月氏人非但文化與中原迥異,甚至連種族都不同:他們和西域的塞種人一樣,操著一口東伊朗語族的方言,都是高鼻深目的印歐民族,不論是“樓蘭美女”,還是“小河公主”,這些幹屍身上都有這種特征……

這種西域地區的種族結構,直到一千多年後,蒙古人種的回鶻人入主天山南北,才被稍微改變了一點——敦煌石窟裏圓臉蛋細眼睛的回鶻人,在與西域塞種土著混血幾代後,就變成了伯孜克裏克石窟擁有高鼻深目特征的混血圖蘭人種:高昌回鶻,也就是後來的畏兀兒人……

這些是後話了,總之,前方等待柳下越的,是一片未知的異域,一群未知的種類民族,一個又一個未知的城邦和文明。

這是繼穆天子西行後,又一次偉大的征程。

趙無恤讓人備酒,一飲而盡為柳下越送行,最後才將節杖授予了他。

柳下越鄭重地接過,一臉肅穆。

這節杖以竹為主,柄長八尺,尾端束有三重用牦牛尾制的節旄,隨著春風而飄拂……

“柳下越,汝知道這節杖的意義麽?”趙無恤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