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禁酒時代”

大理寺,是趙國的法律機構,得名於曾經擔任過“理官”的嬴姓祖先臯陶,他是趙國在維持禮制的同時,大力提倡“法治”的傳統依據。擔任大理的是鄭國人鄧析,又被稱為“大理寺卿”,他每天過手的案子數以十計,其下屬的各片區理官更是要負責數不清的訴訟小案,計然又不負責法律,豈能知道趙侯說的是哪一件案子?

卻聽趙無恤說道:“計相應當記得,因為天災人禍,國內糧食吃緊的緣故,寡人在去年出台了一項法規,效仿夏禹和周公旦,除了官方宴饗外,嚴禁國內釀酒、賣酒……”

中國的酒傳說源遠流長,有說是黃帝時期的杜康所釀造,此說太過久遠無從考證。到了夏代,相傳大禹之時,有匠人儀狄造酒,作為貢品獻上,夏禹品嘗後感覺此物滋味十分美妙,便當成水一般一口接著一口地喝,不知不覺喝醉了。等他清醒後卻勃然變色,讓人將所有的酒都扔掉,並預言道:“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

果不其然,後世夏桀、商紂的亡國滅邦都與酒精有脫不開的關系。或許是太過迷醉昏聵,或許是長期浸泡在青銅酒器裏的綠酒包含了大量重金屬,讓他們的身體垮掉,精神也陷入了癲狂。

總之酒這東西,少飲能讓人愉快,但是心中的欲壑一開,便萬難填充,古人開始意識到,對這種東西,必須加以遏止。

於是殷周革命之際,周公旦就在《尚書·酒誥》中留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份禁酒令。周公反感商紂王時期那種“庶群自酒,腥聞在上”的頹廢社會風氣,有鑒於其亡國的教訓,規定民間無故不得“群飲”,違者則“盡執拘”,平時則只許在特定禮儀場合,在遵守飲酒之德的情況才可暢飲。

這條誥令雖然沒多久就廢棄了,但其精神不斷得到重申。進入春秋之後,諸侯國也時常有禁酒之事,不過除了避免群飲亂德,酒醉誤事外,更多還是由於實用性的目的:節約糧食。

先秦時期,中國果酒不太發達,酒一般而言都是用五谷釀造,需要消耗大批糧食,而頻繁的戰亂和自然災害會使糧食大幅歉收,這就常常出現民間飯都吃不上了,貴族卻還在大肆釀酒飲樂的情形。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無疑是趙無恤不想看到的,於是去年,他下令國內不許造酒販酒,並讓鄧析出台法令:“三人以上,無故群飲,罰錢三百”!

趙國在還沒建立前,已經儼然進入了一個“禁酒時代”。

對此,趙無恤一開始是自我感覺不錯的,不單因為同時代的晏嬰等人多次站出來提倡飲酒要節制,最好是禁止酒類釀造販賣,更因為歷史上的趙襄子,也是個出了名的酒鬼。

無恤記得自己曾看到過一篇小寓言,說是趙襄子在戰勝知伯後志得意滿,徹夜飲酒狂歡,五天五夜沒有停止,還恬不知恥地對侍從炫耀說:“孤真是非同常人啊!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卻一點醉的感覺都沒有!”最後還是近侍優莫說他:“主君再努力一吧,就能趕上飲酒七日七夜不止的商紂了。”這才把趙襄子嚇醒。

如今趙無恤在民間禁酒,官方也減少對酒的需求,一方面能節約糧食用於戰爭,另一方面也能與歷史上的“他”有所不同,是一種自我肯定。

然而在實行快一年後,趙無恤赫然發現,這條禁令根本就沒什麽卵用……

雖然街市上的酒肆是消失了,但只要微服到市場周圍看看,便能發現,光是鄴城周邊的鄉邑、裏聚,就有數百個私人釀酒坊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雖然都是藏在家裏的小坊,所釀之酒不多,但合在一起就是一股洪流。

想到這裏,趙無恤便無奈地對計然說道:“從禁酒令下達以來,市場上的酒就從來沒斷絕過,就在年前,鄴城令派人去周圍鄉裏中暗訪,便順藤摸瓜找到了幾個大酒坊,都是周邊豪長資助的,甚至還有官吏牽連其中,而私下飲酒者也層出不窮。”多的不說,不少在戰爭期間立下軍功的將士就曾在禁酒期間於鄴城家中大醉,外出嬉鬧,被執金吾抓了。

“雖然大理寺已經審理此案,沒收釀酒器具,對群飲者罰錢,並將知法犯法,勾結私酒坊的官吏一律廢黜不再任用。但都城腳下如此,郡縣上更不必說。”

計然認可地點了點頭,如今這項禁令已經完全流於形勢了,這一法令制定的出發點是因為認定“節約糧食”,但實施的結果卻事與願違。

禁酒之後,因為販賣私酒的利潤很高,地方豪長、富商爭相釀酒,糧食非但沒有節省,反而耗費得更多,甚至催生了郡縣上的有組織犯罪。其中以東陽、河內等富庶地區更甚,寄托於邊關幾而不征,魯衛那邊也有私酒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