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吾家之千裏駒!

六月十三日,當趙葭抵達臨秦(大荔)時,秦國承諾交割的第一批糧食正沿著渭水往下遊運來。

他們在岸邊觀望,卻見被重量壓到吃水線下的船只源源不斷朝碼頭駛來,在臨秦靠岸後,趙氏那些精於計算的官吏眯著眼打著算盤清點粟麥,船上的秦人眼巴巴地看著一袋袋糧食被扛下去,羨慕得直咽口水。

未來十年,秦人都得餓著肚皮運糧東來了……

趙葭籲了口氣,他們百人渡涇,歸來時卻僅有五十不到,但看到眼前這一切,袍澤的犧牲便是值得的。戰爭結束了,活著的人暗自慶幸,戰死者也沒必要太過悲傷,他們家中能分到不少撫慰田、糧——與後來的商鞅變法後的秦不同,趙氏武卒戰死後,除非他家裏已經絕嗣,否則軍功田不會被沒收,而是能傳給下一代,官府還會派些勞役、氓隸去幫忙耕作。

隨後趙葭他們一行人抵達臨秦城門,這臨秦就是大荔戎國的都城,自打八年前滅亡後,大荔人先後受秦、魏統治,現在換成了趙氏,對於他們而言也並無區別。

因為趙無恤近來住在這裏,臨秦又被選做新郡的首府,剛到任的趙氏官吏便組織人手修繕在戰爭裏被損壞的城樓、城墻,如今看去煥然一新,城樓上刷了新漆,陽光一照,明亮生輝,雖然秦地硝煙才平息不久,但臨秦已經是一番戰後太平的好氣象了。

就在城門邊上,他們受到了先前沒有想到的熱切歡迎,兩排甲胄鮮明的羽林侍衛挺立在此,好似兩行白楊,遠遠看到趙葭等人過來,便在鼓聲和號角中齊刷刷地行禮致敬,讓趙葭等人從中穿行而過,他們感覺自己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

趙無恤也穿著朝服,站在城門邊上笑呵呵地看著趙葭過來。

趙葭連忙兩步並作三步邁過去,遠遠便下拜頓首道:“弟尺寸之功,僥幸而回,豈敢讓兄長親迎?”

趙氏人丁不旺,趙無恤的兄弟四人更只剩下他一個,此外除了被委以重任,外放做傀儡國執政的趙伊,趙廣德外,全族男丁僅有五六人而已,且都是年紀小的。可也就是這些趙氏年輕一輩,卻有一種對趙無恤的癡迷崇拜,趙葭也不例外,在他們眼裏,這位家主堂兄無疑是本族裏五百年一出的英主,帶領趙氏戰勝宿敵,操持晉國國政,甚至橫掃諸侯,稱霸中原。歷史上趙成子、趙宣子、趙文子、趙武子這春夏秋冬四季之陽加起來,都不如他偉大。

趙氏子弟的自信和自傲已經抵達了頂峰,所以趙葭才會帶著百余人深入秦國,只為證明趙氏比晉君強!

如今趙無恤親迎,等於承認了他此舉的價值,趙葭怎能不激動莫名?一時間口裏盡是誠惶誠恐的話。

“渡涇入秦,犯岐北,震雍都,促使秦國降服,你此番立下了大功,是趙氏的英雄,又為我解決了麻煩,我怎能不降階相迎?”

趙無恤笑著將他扶起,拍去他身上的灰土,隨即顧左右曰:“縱橫秦地千裏,又平安歸來,此吾家千裏駒也!”

千裏駒之名,從此終生與趙葭相伴……

……

相迎入城,安頓好疲倦的兵卒後,趙無恤暫未理會躍躍欲試想要過來與他搭話的戎人,而是為趙葭舉行一場小宴,讓他說一說這些天的經歷。

雖然對趙葭這些天的冒險略有耳聞,也能猜出個大概,可聽他親口描述他渡過涇水,越過晉軍曾抵達過的侯麗等地,向岐山進發時,席上眾人也不由為他喝彩。以百余人孤軍深入敵國腹地,還真是非常人所為啊。

隨後趙葭說起他燒了杜陽,告訴秦人趙軍前鋒來了,並效仿《絕秦書》的體例和格式,留書一封,致使雍城震驚,秦伯惶恐時,趙無恤拊掌而贊,讓他把所寫的檄文再復述一遍,讓筆吏一一記述下來。

“今趙氏上卿,順應皇皇上帝之命,惟恭行天之罰,統全晉之力,揮師渡河,以臨涇渭。張矜億怒,飾甲底兵,旌旗十萬直指雍城,吾等乃上卿前驅,燒爾小邑,以予告誡:若秦之社稷危亡,七廟隳為土瓦,非趙氏敢忘伯益、飛廉,乃秦先絕我之好也……”

等趙葭念完這段後,趙無恤已是贊不絕口,同時更加喜愛此子。趙葭遠勝其兄趙廣德,不但有膽子,還有見識,真不枉送他進臨漳學宮學了三年,這樣文武雙全的後輩,若好好培養,十年二十年後出將入相指日可待。

不過趙葭的故事還沒完,這之後才是最為刺激的。

“秦人得知杜陽之事,又被我留下的檄文所激,遂出動岐北各邑千余人來追殺吾等……”

數十人騎著馬在陌生的國度裏躲避追剿,亡命天涯,說到驚險處,連趙無恤也為他捏了把汗,跟著趙葭回來的人不到一半,大多是這期間折損的。

“秦人似是鐵了心要將吾等殺盡,察知往東走的路被斷絕,吾等只能向北走。到了豳地附近,吾等騎乘的馬奔波十日後已極為疲憊羸弱,漸漸被秦人車騎追上包抄,眼看只能回頭拼死一搏,恰在此危急關頭,卻有一支戎人車騎殺了出來,趕走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