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人道彌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這口號也就對受過教育的官吏和臨漳學宮的士人們喊喊,對百姓,就算喊破嗓子也是沒用的,後世科學教育幾十年,老頭老太太該迷信還迷信,因為中國人一貫就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見神拜神見佛拜佛,若是發現無用,又會棄之如敝履。不過百姓能糊塗,負責賑災救災的官吏卻不能糊塗,若是趙氏治下有哪個官吏不積極治災,而是整日求神拜鬼,等待他們的不是獎賞,而是撤職查辦。

將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鬼神身上,還是相信他們的主君能力挽狂瀾,創造奇跡?

若真能實現,那虛偽的舊神將坍塌,新的君主崇拜將建立。

故而,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認可趙無恤的理論,但趙氏的救災事業,依然以此為基準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邯鄲郡各縣傷於旱情,免除今年租賦,以蘇民力。”這是免稅降稅。

“長子郡大旱,官府賜百姓田宅什器,假與犁、牛、種、食。”這是官方出面,出借糧食、種子和耕牛農具,希望能幫助百姓渡過災荒,也避免了私下的高利貸。

而在靠近黃河,受災較輕的河內郡,則要承擔輸糧救災的重任,常平倉裏的存糧陸續放出,維持糧價,避免城邑市民崩潰。趙無恤從魯地調撥的糧食也通過衛渠源源不斷進入河內,沿途免不了要分給衛卿趙伊一部分,如今趙衛一家,的衛國在趙氏的行政體系裏,和一個郡沒什麽區別。

除正常賑濟外,在組織度較高的鄴城周邊,還有“加賑”,即根據災情追加的賑濟措施。另外,趙氏也提倡鄉裏周濟,民間以什伍裏聚為單位進行自救,作為政府賑濟的補充形式。

所以雖然受的是同一場旱災,趙氏的情況卻比臨近的魏、韓,要好多了,除了積極的政府行為外,趙氏過去幾年在河北保護植被,改良作物,改進農耕技術的做法,竟然也在旱情中顯出奇效來!這倒是趙無恤未曾想到的……

……

若是飛升數千米,俯瞰華北平原,那就會發現,在後世被砍伐殆盡,只剩下一片田畝種著單一農作物的大平原上,現在處處都是茂密的森林。林木帶從東陽的柏人向南延續,覆蓋了邯鄲、河間、鄴城大部分地區,究其原因,河北被開發還不到百年時間,所以植被保持完好。只有較早開發的河內郡農田比例較大,不過那裏近鄰大河,水量充沛。

管仲曾經說過,“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春秋先民已經認識到保護林木與水旱災害之間的某種聯系。過去幾年裏,趙無恤禁止大肆砍伐森林,鄴城周邊保持了一定的綠地,在漳水邊保持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而防旱災。另一方面,趙氏也放開了對山澤的禁令,農民們拿起獵弓,進入森林捕捉鳥獸,采集果實、蒼耳等野菜充饑,之前對森林山澤的手下留情,現在換回了報答。

反觀生態破壞嚴重,有些山丘被砍伐得光禿禿的魏氏河東地區,尤其是新絳、故絳、曲沃、安邑周邊,因為生態單一,水土流失比河北更嚴重,所以旱災越發肆虐。

而趙氏推廣開的代田法,在旱災裏也擁有極大的優越性。

趙氏的農民在勸農官的指導下,把耕地分成相間的甽和壟,種子播在甽底以保墒,幼苗長在甽中,也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每次中耕鋤草時,將壟上的土同草一起鋤入甽中,到暑天時,壟上的土削平,甽壟相齊,起到耐旱抗風的作用。這種耕作方式讓趙氏領地的粟苗雖然萎靡,卻不至於枯死。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細流,無以為江海,我十年前做下的事情,竟然在今天起到了效果,真是出乎意料啊。”

趙無恤在接到樊遲稟報此事時,也感慨冥冥中的注定,唯一遺憾的,就是缺少抗旱作物了。

除了傳統的五谷外,趙氏還有從燕國引入了戎菽,這是高產而耐旱的作物,平日與小麥、粟米、高粱雜種,充分利用它固氮的特性增加作物產量。到了旱災的時候,其他作物枯萎不已,戎菽卻依舊長勢旺盛。

不過只有戎菽可不夠啊,趙無恤渴望更多的抗旱作物,只可惜農作物的培育選種需要幾十年甚至數百年時間才有成效,急不來。他甚至打起了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的苜蓿的主意,可惜中原與西域尚無直接交流。就算是在西戎有很大影響力的秦國人,往西所知的最遠處,不過是河西一帶以中轉玉石貿易的“隅支人”,趙無恤猜測,這就是後世的“大月氏”。

想要穿過西羌數百野蠻部落,橫渡流沙萬裏抵達蔥嶺以西大宛,簡直難於上青天,這不是趙無恤現在能考慮的事情,當年周穆王究竟是用了什麽法子,才能抵達昆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