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天道(第2/3頁)

南子驚訝地注視著自己記述的那些東西:“若是按照君子的說法,這列國信奉的神祇,乃至於天地萬物,居然都被統籌於天道中了?”

“不錯。”趙無恤補充道:“天道無所不統,無所不包,這就是天道的大一統。”

春秋之世,各地方言差距甚大,中原話與吳越話甚至是兩個語系;各國文化開始趨於分化,連字體、服飾也開始相異;根深蒂固的國別鄉黨意識根本無法消弭,“天下定於一”的口號和願望也不夠強烈。

這個時代,在物質層面上的確缺少統一的基礎。

但或許依靠“天道”將諸侯民間神祇一一收編後,能加速民眾在精神信仰上的統一。

“南子,這個要交由你來建立的教派,就叫做天道教,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首先,要解決一些人人都有的終極疑問。”

南子好奇地問道:“什麽是終極疑問?”

“我說出來考考你,何如?”

此時天光正好,空氣清新,趙無恤望著那座竹林裏的太昊之廟吟誦起來,這是他前世最喜歡的一首楚辭,它記述了這時代人們對天道的疑惑……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明明暗暗,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半首晦澀難懂的《天問》吟誦完畢,南子啞然,這的確是終極問題。

遂古之時,誰將此道傳於後代?

那時候天地尚未成形,到底從何處誕生?

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誰能夠探究其中原因?

大氣一團迷蒙無物,如何識別認清這世界?

白天光明夜裏黑暗,這種規律是誰安排的?

陰陽參合而生萬物,何為本源何為演變?

傳說青天浩渺共有九重,誰曾去環繞量度過?

如此規模巨大的工程,是誰開始把它建造?

“天地因何而生,人類從何而來……”

“這個世界,究竟是怎樣誕生的?”

趙無恤像是發問者斯芬克斯,帶著神秘的笑問道:“南子,你是大巫,一定思考過的,若你的信徒仰望著你,問出這些問題,你能告訴他們答案麽?”

……

南子思索了很久很久後,才輕聲道:“民間關於創世的說法很多,或曰渾沌日鑿一竅,鑿七竅而天地生;或曰燭龍吐息,它閉目就是夜晚,睜眼就是白天,他的呼吸就是風雨。但我的知識淺薄,分不清真假。”

是啊,趙無恤想道,春秋時還沒盤古創世的傳說,那是直到東漢三國,才被漢人腦補出的東西。

所以說啊,這個時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純粹的要命,全是本土滋生的幼苗,趙無恤隨便種上一棵,也不比其他遜色。

他嗤之以鼻道:“那些亂七八糟的民間傳說,都是偽說,都是異端,你日後要加以駁斥!”

“南子記住了。”

趙無恤一臉說教:“在天道教裏,世界的創造,只能是天道轉化。遂古之初,未有天地之時,唯象無形,窈窈冥冥,天道化生為陰陽,離為八極,於是便有了萬物。這便是老子所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南子被這深邃的哲學砸得暈乎乎的,同時也隱約感覺到,趙無恤和老子之間,一定有著什麽聯系,否則為何有許多他的思想融入?

那些神秘的先知足跡遍布九州,現世幾乎所有賢能都曾得到過他的啟迪,莫非……

她脫口而出:“莫非君子是老子雲遊時收下的門徒?這天道教的理論裏,也有老子的指點?”

趙無恤微微一愣,隨即笑而不答,越發顯得神秘。他心裏想著自己雖然盜用了一個“道”字,但也不算剽竊道教吧,反正漢晉道教已經被民間巫祝改得面目全非,早已脫離老莊學說本意了。

說起道教,他便想起來一事:“對了,我會給天道教一個標志……”

在南子期待的目光中,趙無恤伸手進清澈的湖水中,攪動起一片波紋,驚走了一條條青白相間的遊魚。

他濕漉漉的手指在湖邊安坐的大石頭上畫下了兩條反向的魚兒,它們交相纏繞,如同萬物負陰而抱陽,又像是伏羲與女媧龍蛇相交。

好神秘,又無比的和諧,仿佛蘊含著天地大道,萬物永恒的轉變……

無恤畫好後收手欣賞了片刻,才介紹道:“此乃陰陽魚,亦曰太極,染色當為一黑一白,這便是天道教的標志了。”

南子看得癡了,恨不得回去後立刻就讓人造個玉制的天道教標志,懸掛在脖子上,再在商丘毫社,以及各邑社廟修一個類似的祭壇,讓天道教傳遍宋國。

先知無恤的教誨卻尚未結束:“南子,你要在教義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日後天道信徒見了什麽人首鷹身,什麽六芒星,乃至於十字,新月等標志,都要視之為異教徒!天道的使命,便是將他們擊敗,說服,改宗,包容,同化,讓這些異端重新歸於天道的秩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