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新宋(第2/3頁)

說到這趙無恤嘆了口氣,宋國這次大亂,貴族死了四五成,朝堂中本就沒什麽大才,如今更是少了許多能做事的人。

“老子有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宋好歹是一個千乘之邦,但國君年幼暗弱,而新執政,我的舅兄樂子明,可沒有伊尹那樣的廚藝啊……”

將新君繼位的消息通告全宋後,大夫們陸續前來吊念先君,拜見新君,這些邊邑的大夫抵達商丘後,便發現,宋國卿位出現了劇烈的變動。

在向大司馬喋血殿堂後,樂溷如願以償,被小國君任命為執政,宋國執政一般是右師擔任,現在索性把這個職位取消,樂溷以大司城之職為正卿,這是樂氏第二位執政。他一時間志得意滿,但沒高興幾天,能力上的欠缺就體現出來了,大量國政滯後拖沓,得不到及時處理。

大舅哥的能耐趙無恤還能不知道?能管好一個百乘之家就不錯了,宰執千乘之國?那就是個笑話。

可他卷入宋亂可不是為了幫宋國換個好執政才來的,而是想讓這個位子上坐著個能無條件幫他的自家人,就跟周初大肆分封姬姓子弟一樣,真是和冊命上說的一樣,為了給當地土著找個好國君?胡扯,只因為這是個任人唯親的時代,姬姓五十四人,只要身體心智上沒大毛病的,都能混個國君當當。

同理,只要樂溷不癡不傻,趙無恤就會扶他上位,有南子看住後宮,將神權為我所用;有樂靈子帶著靈鵲們救治百姓,收取民心;更有樂氏的家宰陳寅,家司馬陳定國在側輔佐,這兩兄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大舅哥畫諾即刻,也不求他中興宋國,守成還是可以的吧。

執政的人選是被趙無恤為樂氏強出頭占了,但其他職位則不能表現得太貪心,作為合作者,原本在宋國六卿排位最末的大司寇皇瑗一躍成為次卿。

皇瑗能力一般,名望不顯,對這樣的安排還算滿意,這些天裏兢兢業業地做著屬於自己的本分事情。

因為皇氏和樂氏同屬於宋戴公後代的緣故,一些宋平公的近支公孫十分不滿,大發議論,認為這是戴族得勢的征兆,要求恢復公子公孫們的地位。

趙無恤自然對這些腐朽的舊貴族嗤之以鼻,在如何對付朝堂中的異己上,南子已經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注意:“按照慣例,孟冬十月,大巫要用牲血塗抹龜甲箸草,通過審視兆象卦象來判斷吉兇,考察朝中是否有阿談拍馬結黨營私的人,一定要揭露出來,使他們的罪行無法掩蔽……”

如此一來,朝中異己便一掃而空,只剩下兩個新上任的卿。

大司馬向魋既死,他的職位卻被弟弟司馬耕繼承了。司馬耕性情急躁耿直,先前因為向氏幫吳國人為虎作倀的緣故,他叛出了向氏,轉投趙無恤這邊,對向氏越來越不滿,雖然也本著孝悌之義為兄長收屍,還哭了一頓,但隨即便在趙無恤勸說下除孝就職。

“子牛若只顧著一家哭,或許宋國就會一國皆哭了,宋國需要你。”

於是,年僅三十的司馬子牛就成了孔門裏職位爵位最高的人,一如他所說,永遠在扮演小國君的“友直之臣”,是朝堂裏的磐石砥柱,作用比正、次二卿還要大。

南子對司馬耕有些不滿,覺得他是榆木疙瘩,不可理喻:“司馬子牛力主要我交出內府的財權,就不能等局面安穩下來點再說?國君還小時倒沒什麽,但隨著國君漸漸長大,我擔心他會與吾等敵對,君子為何要讓他做卿?”

“司馬耕不群不黨,倒是朝堂裏一眾戴族官吏裏的異類,我之所以讓你和舅兄起用他,不單是要分裂向氏勢力,更因為一個千乘之國,好歹得有個能做實事的人罷……至於國君何時親政,我覺得未成年時還是多讀些書,多向太傅學點東西要緊……”

趙無恤伸出兩根指頭搖了搖道:“這樣,國君就二十而冠罷!”

他自己可是十五歲便行冠了,諸侯為了能早點行政,12歲、14歲行冠的大有人在,20已經算晚的了。南子心中一喜,趙無恤的打算她哪能不知道?這意味著,她還可以再當公室之長十年。

此外,大司徒一職給了靈氏家族的靈不緩。靈氏出自宋文公之後,是為數不多在大亂裏保全實力,戰後立刻投靠勝利者的大夫之家。

如此一來,宋國的新朝堂便確定了,除了民心喪盡,只能離開商丘的左師向巢外,宋國就只剩下了四個卿。

趙無恤這些天就為了這個新秩序的平衡而操勞,南子知道他的心思,布置好這一切後,也就是離別之期。

“其實君子若是願意,隨時可以留在宋國,可為一卿……”明明是趙無恤走後她能自由更多,但南子還是忍不住出言挽留。

……

一個卿麽?

趙無恤今年剛滿十八,這個年紀就坐上卿位,而且還不是蔭宗族舊職的,說來真有些駭人聽聞,雖然宋國只是個中等邦國,但宋卿地位仍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