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百裏而趨利者(第3/3頁)

所以對鐵杆盟友趙無恤,曹伯陽是極其友善的,雖然這種軍隊通行權的請求讓曹國的卿大夫疑慮重重,但曹伯卻不以為意,趙無恤早就在曹國境內往來數次了,多一回也無所謂。

但他卻質疑趙氏的機動力:“我聽聞宋國都城發生了動蕩,六卿相互交戰,這消息至少是三四天前的了,等你抵達那兒,可能早已塵埃落定。”

趙無恤微微沉吟:“只望曹伯予我傳符,我一定盡快離開曹國,抵達商丘。”

曹伯問道:“你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商丘?莫不如在此等待西魯派來援軍,我也可以集結兵卒,讓一師之眾隨你南下。”

這不是曹伯濫好人,而是曹國前代君主就是被宋公元殺死的,曹與宋有逼奪地之恨,又有殺君之恥。曹伯近來見經濟日益富足,兵力也強大了不少,頗有想報復宋國,幹涉宋國內亂的打算。

“曹伯能相助,外臣感激不盡,但我還是率輕騎先行罷,兩天,不,我只需要一天半,便能抵達商丘!”

……

“不可能!”和曹伯一樣,子貢在得知趙無恤要出發南下,卻只預定花一天半時間抵達商丘時,也是如此反應。

“這絕不可能!陶丘與商丘雖然只有兩百裏不到,但最快的傳車也得走四天,五百輕騎至少要三日,怎麽可能一天半就到!?”

子貢當過行商,所以知道馬匹不能一直用最快速度沖刺,一直小跑都夠嗆,騎行中還需要給馬補充飼料和水。人也不能一直騎,雙腿夾馬脖子,一直屈在前面,短暫的戰鬥尚可,但幾個時辰下來必須休息,否則身體絕對受不了。

這還是有了馬鞍的情況下,換了以前,單騎走馬連百裏內的短途行軍都不適合。

比方說郵無正以戰車和騎兵為主力奔襲濮南那次,子貢算過一筆賬,平均每日能走五十裏,比步卒的每日三十裏快了近一倍。

所以他覺得,趙無恤的輕騎多半也就這速度,即便舍棄輜重,一人雙馬,也得走三天!

趙無恤微微一笑:“子貢且在這招募勇士,籌備輜重糧秣去宋國戴邑,等我的好消息即可。”

隨著統帥一聲呼哨,軍營外五百騎士整齊地聽令上馬,子貢這才恍然察覺,他們上馬的姿勢與往日不同:不是翻身,而是扶著馬鞍,踩著馬鞍下垂落的繩套和腳踏結合的東西,輕松一躍而上!

他頓時大奇:“這是何物?”

趙無恤回答的很簡約:“是馬鐙。”

馬鐙,本來是三國魏晉時的產物,讓草原騎兵大顯神威,橫掃歐亞的一種馬具。

有了它,騎行的速度能大大提高,戰鬥的能力也會發生質變的飛躍……

只是趙無恤還是擔心,自己早早放出這個大殺器,會不會讓遊牧者撿了桃子。

但比起眼前的火燒眉毛來說,那種隱患只能日後再去想了。

有了馬鐙後,既然三國時夏侯淵帶著騎兵能做到“三日五百,五日一千”的飛速行軍,自己一天半跑完兩百裏地僅僅是小意思,以輕騎們的意志和訓是做得到的。

但宋國的動亂像是野火般燃燒,等他抵達商丘時,那兒究竟是怎樣的情形,樂靈子可還安好?南子又如何了?

這疑慮纏繞著他,在越過曹境,突入宋境時如此,在途徑司城樂氏控制的戴邑,從樂氏家宰處得知向氏敗北,南子和樂靈子尚在趙丘時也是如此……

直到每日都跑死了一匹馬,沿途丟下了兩百落伍者,只剩下三百騎突入足足一師之眾的宋軍中時。直到他親自以偃月箭射落公子地的旗幟,遙遙望見從莊園裏走出的紫衣女子時,趙無恤這才松了一口氣。

“趕上了!”

他劍指前方,朝身後的騎兵們呼喊道:“二三子勉之!十騎敗百人,百騎走千人,便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