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3/3頁)

軍樂師是武卒作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簡陋的腰鼓敲擊著兵卒的腳步節奏,隨著趙無恤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也開始鳥槍換炮,有了新的裝備。

除了腰鼓外,圉、牧出身的騎從們經常用的號角也被引入,最初是用獸角制作的,後改用竹、木、皮革、銅等材料制作。此外還有管樂器如排簫、橫笛等,有時也加入大嗓門的歌唱,於是便構成了一曲嘹亮雄壯的軍樂。

武卒中的軍樂師多數來自鄉間裏閭,他們不會奏復雜的雅樂,卻能敲擊吹奏出有力的節奏感!一首“赳赳武夫,國之幹城”練了幾百遍,一出場頗能技驚四座。

然而這還不算結束。

在向前整整齊齊地行了半裏地,逼到了齊人跟前後,四排顏色不同的騎兵橫隊突然朝兩側移動,動若脫兔,嚇得駕車的齊國馬匹有些驚動。

之後,伴隨著越發高昂的趙氏鼓吹聲,一車兩騎從他們後方奔馳而出,分持三旗。

當看到三面旗幟時,對面被儀仗隊震撼得有些失神的齊人頓時嘩然!

車是柚木大車,上面有著代表魯侯的旌旗,這是周成王在周公旦死後,賜予魯侯的姬周大旗,是魯國的驕傲和標志。可惜只是一個復制品,原旗被魯昭公帶去齊國,最後留在了那兒。

這輛車是孔子急中生智從後面調來的,今日可是張揚君威的良機,哪能錯過,所以他的弟子閔子騫為禦者,子路持旗,好不威風!

但引發齊人騷動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稍後的兩騎。

馬是黑色大馬,上面的兩名騎兵一看就知道非同一般,他們甲胄更加精致,手裏還持有大旗,正是虞喜和另一名騎吏甲季。

第一面旗自然是代表趙無恤的炎日玄鳥,今日在場的齊國人不少是經歷過上次戰爭的老卒,此旗一出,雪原的恐怖回憶再度降臨……

見玄鳥旗,必避!這已經是齊人敗逃時達成的共識了,想起如狼似虎的趙氏甲兵,剛才還趾高氣揚的齊卒已經有不少人雙腿戰戰了。

他們都是從趙氏強弩下逃生的驚弓之鳥。

而第二面,更是讓高居車輿上的齊侯臉色發燒,讓侍候在旁的卿士高張如遭雷擊,整個人都懵了,差點從高車上跌倒。

因為那面在陽光下無比刺眼的旗幟,竟是卿士高張得到齊侯特賜,繪著交龍之旂的“靈姑”旗……

它在雪原大戰的潰敗中遺失,誰料是和“龍九”大旗一樣,被趙無恤俘獲了!

更要命的是,就在此刻,鼓吹停了,持旗的虞喜大吼大叫,他聲音尖銳高亢,直鉆在場數千人之耳:

“齊侯軍中已無龍九之旗,不可再無靈姑,今日齊魯和解,外臣趙無恤特意送歸,還望齊侯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