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3/3頁)

……

趙無恤無語凝噎,這就是桃丘一個月折騰後的成效了?古以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四石為一鼓。所以兩均就是六十斤,六十斤鐵就高興成這樣?後世隨便一個小鋼鐵廠,每日鐵產量的單位都是以噸來計算的……

不過據說以前那個須句大夫名下的小冶鐵作坊,年產量也不過四百多斤,這一對比,無恤哭笑不得,他是應該為桃丘鐵礦的出產突破新高而高興,還是該為此而沮喪呢?

而且瞧著質量也不怎麽好,粗劣無比,不回爐重來的話,鍛造鐵質兵器那是別想了。還是繼續“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鉏夷斤斸,試諸壤土”的老傳統吧。

這六十斤劣質的鐵夠做出三十把鋤頭不?若是天天如此,那好歹一年也能做近萬把來,可進入二三月就會降下春雨,立夏前是別想開工了,到時候加班加點,頂多能有千把鐵農具。

這好歹算是趙無恤能接受的底線了。

後世有人或許會說:“鐵冶煉只要溫度高,再加一些碳就可以冶煉出鐵了吧?”

誰要是說出這種話,受到待遇的大概不是驚為天人,而是被古人用看白癡的眼神看待。就好比一個簡單上過點化學實驗課的人,覺得自己知道冰毒的方程式就能成為制毒大師一樣……

人不能點石成金,一門在後世也得花數年才能出師的技術活,可不是張嘴說說就能辦到的。

如今是春秋之世,至少在魯國,冶鐵技術全得靠摸索,沒有十年百年的積累是很難引發突破。趙無恤好歹還知道些東西,能給工匠們減少些彎路,可落實到實處,想要立竿見影?再穿越回去百度百科下一堆冶鐵資料來再說吧。

既然質量暫時無法飆升,只能先從提高數量著手了。

“二月春雨前再多煉出幾爐來,傳我之令,鼓囊,高爐等物,須得反復來試做,能做出者皆有賞賜!”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無恤也只能靠這個誘惑工匠們不斷摸索了。

他期待邢敖能在吳國尋覓到一兩個可以做出冶煉鍛造出成熟鐵兵器的工匠來,此外,別的地方也得打打主意。

比如老家晉國。

晉國的太行山兩側,還有汝水以北的河外之地鐵礦更多,而且已經有冶鐵的雛形。當年趙鞅、中寅帥晉師城汝水之濱,從當地人手中征收了一鼓鐵,以鑄刑鼎。

一鼓,也就是四百八十斤!相當於桃丘最好時十天的產量,那還是十年之前的事情。

所以無恤在拜別趙鞅時,也請傅叟在晉國內幫忙尋覓下能冶鐵之人,只希望能早點有回應吧。

“真希望我創造的黑鐵時代,能快些到來!”

在郿邑和桃丘饒了一圈後,無恤又沿著濟水南下,他將回到鄆城,去接見一個人,那就是早先被他誘上岸來,扣留不放的盜跖。

說起來,這還是兩人第一次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