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2/2頁)

……

進入魯境第一座城邑秦邑時,齊人遭到了劇烈的抵抗。

這是在預料之中的,秦邑本就是魯國西鄙抵抗齊人的最前沿,也是最堅強的一處。孔丘還有幾個秦氏弟子在其中,有秦商(字子疆)為佐,秦非(字子之)在邑卒中為吏。

“西魯幾個邑在趙無恤的糾合下進行聯防和互保,所以秦邑中有支援的兵卒近千,還有青壯民眾千余。此邑墻高城厚,民風倔強,若是要強行拔除,恐怕要費一番功夫,何況攻城器械還有後方沒能運到。”

齊侯正猶豫著要不要打秦邑,卻聽聞南方傳來的消息稱,知道趙兵之所在!

據說這支軍隊的主力萬余人已經在清丘一帶被衛國人牽制得無法動彈,只等齊人南下合圍,就能將其擊潰!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齊侯再也不想管硬骨頭般的秦邑了,他讓浩浩蕩蕩的齊國大軍繞開這座城邑加速南行,目標直指濮南。每日的行程從三十裏增加到五十裏,走不動的就留在沿途等待輜重糧草——從臨淄、高唐等地長途跋涉運過來的糧草,中轉處則部署在平陰,等齊軍抵達甄城、廩丘一帶後,這條補給線已經被拖到了百裏之遠。

甄地和廩丘本是衛國和齊國的城邑,尤其廩丘,還是齊人經營已久的攻魯要塞,按照原先的設想,這一帶應該會出現心懷故國的衛人和齊人群起響應才對。

可直到齊人抵達此處,才發現預想中的廩丘和甄地人挾壺漿以待齊師的景象沒有出現,齊侯頓時勃然大怒。

“這兩邑居然不心懷君恩!?”

其實也怪不得甄地和廩丘的民眾,就說廩丘的齊人,還在齊國大夫烏亞旅統治下時他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正如晏嬰向叔向吐訴過的,齊君為了爭霸和斂財,拋棄他的民眾,任由他們被陳氏的小恩小惠收買:民眾把勞動收入分成三分,兩分歸公家,只留下一分用來維持自己的衣食。齊侯在府庫裏聚斂的財物已腐爛生蟲,老年人們卻挨凍受餓。又因為刑罰苛刻,國都臨淄的各個市場上,鞋價便宜而假腿昂貴……

而廩丘被趙無恤奪取後,民眾因為子弟死傷最初的確有一段時間的猜疑和不滿,可都被武卒在甄之役的強大戰力威懾著不敢發作。隨著無恤聽了張孟談的建議,一把火燒光了邑寺積壓的債券市恩義後,廩丘人開始接納無恤,可並未產生多大歸屬感。

可接下來還有推行到鄉亭裏閭的基層組織,將無恤的統治下放到了每個人頭上,賦稅勞役丘甲大幅度降低,十稅一乃至於二十稅一比起齊國的三分之二稅低了不知道多少倍。無恤既然比齊國陳氏還好還大方愛民,於是民眾歸之如流水,加入邑兵亭卒比以往積極了許多,看待齊軍自然也不會把他們當成“光復者”,而是當成損害財物,掠奪子女的入侵者!

正因為這樣,所以在張孟談推行所謂“堅壁清野,以俟其來”的策略時,民眾們都比較配合。廩丘幾乎所有的野外鄉亭都空無人煙,十裏以內,所有柴草樹木一律砍伐運進城內。在城外箭能射到的地方,房屋和門楣統統推倒,以免被敵人利用來作為防禦工事。

而經過加固的廩丘邑高達數丈,擁有數千軍民守衛的情況下,已經不是齊人想攻打就能輕易打下的了。

齊侯在高張的勸說下,好容易忍住強行攻破此邑縱兵大掠三日以報復廩丘人“無君背國”的舉動,決定還是按著原計劃穿過西魯,南下濮南,和衛人合圍趙鞅、趙無恤父子。

所以當早已以逸待勞多時的趙兵突然殲滅了齊人一只前哨,出現在廩丘以南十余裏的丘陵地帶時,從齊侯到高張到陽虎,乃至於從始至終鎮定自如,覺得自家無論如何都不會輸掉這場戰爭的陳恒都驚呆了。

陽虎替齊侯追問道:“你可看清了,來者真的是趙兵主力?”

逃脫生天的齊國斥候以性命立誓:“的確是趙氏炎日玄鳥大旗,遮天避地萬余人。”

齊侯沉吟了:“此旗除非家主和世子不可攜帶,如此說來,前方的確是趙鞅,亦或是其子趙無恤!”

既然趙氏主力在這裏,那在濮南和衛人對峙的,又是誰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