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大禮議

二十年前,魯昭公在內戰中失利,被季平子聯合孟氏、叔孫氏驅逐。他外表看似“知禮”,所以被逐之初贏得了許多諸侯和卿大夫的同情,齊侯送上人口兩萬五千戶,並奪鄆城作為他的養邑,還處心積慮想借著幫魯昭公回國的名義打進魯國去。

魯國叔孫穆子,宋國樂祁,鄭國子大叔等人則積極為魯昭公奔走,想要通過與季氏公開和談的方式讓昭公和平歸國,晉國六卿則充當仲裁者。

那幾年,的確是“弭兵時代”的諸夏卿大夫們最團結的日子了,所有人仿佛都在為一個目標而努力,希望創造一個其樂融融,禮樂昌盛的姬周宗盟……

然而,因為魯昭公的秀逗性格,非要和季氏鬥個你死我活,絕不妥協退讓。所以談判僵持了,連喜歡裝得人畜無害的晉卿知躒都受不了他,只能掩著耳朵趨行而走。

國君們耐心喪失,便對魯昭公不理不睬起來,把他當成臭皮球踢來踢去,使這位流亡國君只落得個身死異國他鄉,死後陵墓不能和先祖相鄰的下場。

魯昭公若是泉下有靈,想必最痛恨的還是季氏,但他大概想不到,在死後近十年後,還有人出面為他說話、翻案。

不同於夏初時孔子讓孟氏停止僭越的樂舞,這一次,孔子的上書頓時在魯國引發了軒然大波!

……

無恤召來闞止,將封凜想方設法寄回的上書抄件展示給他觀看,隨後說道:“早先,季平子把魯昭公葬在魯國先王陵寢的墓道南面,使昭公不能和先君葬在一起,以泄私憤。前幾天,小宗伯孔子向魯侯提出,應該派人挖一道溝渠,將昭公的陵墓與先君的陵墓圈連到一起,以正其名分!”

在關於孔子的事情上,趙無恤不好讓冉求、公西赤等人知曉,一般就與張孟談或闞止商議了。

說起闞止,這半年來他一般跟在趙無恤身邊做參贊之事,時不時能提出一條精妙的建議來。無恤也覺得,能在魯國發現此人真是撿了大便宜,他頭腦聰明,對政治十分敏感,而且膽子極大。

這個少年唯一的缺點,就是有些張揚過度,口直心快,和張孟談的低調對比鮮明。但在對於魯國的了解上,他這個土生土長的土著卻又比張孟談見解獨到幾分,若能再歷練一番,或許能成為不錯的謀士、宰臣,可以成為“一國之才”,只比張孟談和子貢這種“王霸之才”差了點。

若是趙無恤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個少年後來能成為齊國的國相,還可以和陳恒(田常)鬥法,差點讓陳氏代齊的事業泡湯,也就不會再對他的才幹感到奇怪了。

所以,僅僅通過封凜傳回來的信息,加上從宰予處得到的一些孔門小道消息,聰慧的闞止竟一眼看穿了孔子這段時間所作所為的內涵。

他說道:“司寇,這實質上是國君和小宗伯想通過議禮之爭,打擊三桓的氣焰,確立和恢復尊君統治,為強君權做準備啊……”

闞止隨即打住了話,看了無恤一眼道:“原來司寇所說的攪局的人來了是這意思,孔子的這次上書恐怕是魯侯的授意,正好踩到了季氏的痛腳,改先父之政相當於承認季氏當年的過失,這是大忌,大司徒一定會極力反對。但孟氏為了打擊季氏,一定會大加贊成,叔孫則不知其向背……不知在司寇心中,此次之事吾等應該支持誰人,反對誰人?”

闞止說話不愛繞圈子,他獻計一向只需要聽聽主君的傾向,就能提出自己的建議。

趙無恤道:“我曾過濟水,見一只河蚌正張著殼曬太陽。有一只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連忙把殼合上,緊緊地鉗住了鷸鳥的嘴。鷸鳥就說:‘今天不雨,明天不雨,你就會死。’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不釋,明天不釋,你就會死!’兩個誰也不肯放。漁夫看到了,就把它倆一齊捉去了。我對這件事的對錯沒有絲毫興趣,只想做最終得利的漁夫!”

……

趙無恤和闞止所料不差,孔子和魯侯的意圖,正是在魯國行“以禮爭權”之策,這半年來效果顯著。

從不為人注意的禮儀小事上著手,憑借邾國的朝聘求問打響名聲,到申飭孟氏的祭祀僭越慢慢試探三桓底線,順便讓他們之間產生不和。等到別人以為風平浪靜時再掀起滔天巨浪,這手段是一套緊密的組合拳,讓無恤不得不對孔夫子刮目相看了。

如此一來,漸漸恢復力量,正試圖再度專魯的季氏就將面臨巨大的挑戰:是承認先代宗主的錯誤,向魯侯低頭,亦或是聯合孟氏、叔孫氏,死扛到底!

然而雖然對上次孔子斥責孟氏的僭越行為頗為不滿,但對於改昭公墓這件事,孟氏卻不覺與自己有何關系。上次自家被孔子指責倒黴時,季氏不也支持孔子,在一旁拍手叫好麽?如今有這報復的機會,可不是該踩上一萬腳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