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行人聘問

“小行人?”

成鄉鄉寺之內,趙無恤召集了幾名屬吏,家臣前來商議事情,子貢也在場,當聽到晉侯新授予趙無恤的職官時,便不由得喊出聲來。

無恤答道:“沒錯,正是小行人,子貢,這不就是你想做的職守麽?卻是我先得之,哈哈。”

子貢收斂了神色,微微一笑:“如此,便要恭喜大夫了。”

春秋時期,雖然“禮樂崩壞”,名器下移,但周禮的大部分內容都被諸侯繼承,其中朝聘之禮尤為重要。

因為,此時不同於後世的大一統王朝,而是數十個大小不一的邦國並存,各國文化趨同,相互之間的姻親關系復雜。所以相互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於是便有了約定成文的“朝聘制度”。

朝是君主親自去別國拜見、訪問,聘是派人前往。正所謂: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諸侯之間也是如此,隨著經濟、政治的交流日益頻繁,各國你來我往,一年裏出使四方諸侯,沒有十次也有八次,官道上,聘問的行人不絕於道。

晉國、魯國都承襲周制,有專門負責外交朝聘等事項的“行人署”,無恤的職官“小行人”,就隸屬於這個機構。

行人署的長吏名為大行人,爵為上大夫,掌管接待賓客之禮儀,以親諸侯,相當於後世的外交部長。

小行人則地位略低,“掌邦國賓客之禮籍,以待四方之使者”,相當於後世的外交大使。

晉國作為百年霸主之國,對外關系繁雜,甚至替代了周天子接受諸侯朝見的地位。所以小行人還按專業和熟悉領域分工,劃分了專門接待和出使的國家。對應齊、楚、秦三大國的小行人爵為中大夫,對應魯、宋、衛等中小國家的小行人爵為下大夫。

趙無恤這次得到的使命,是護送宋國大司城樂祁歸國,並聘問宋公,維系晉、宋同盟,所以位列下大夫。

在接受了隆重的受爵、受職儀式後,無恤頭戴玄冠,穿上了黑色的朝服。他隨後趕回下宮與趙鞅、樂祁商議離期,最後定在十一月下旬。

“要趕在大雪降下前翻越太行。”在留在下宮研究“細蠱說”的扁鵲調養下,樂祁身體已經漸漸痊愈,只是他對宋國國內的形勢,還有一路過去的天氣、路況有些心憂。

的確,在大冬天裏過太行山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得頂著寒風走,一天只能行十多裏,牛馬損耗極大。

但送樂祁歸國,說服宋公繼續留在晉國聯盟內的事情刻不容緩,去遲了,保不準宋國就會轉投齊國懷抱:據說衛侯元已經派行人去宋國聘問,想要與宋聯姻!

“衛宋若是聯姻,宋國便更有可能倒向齊、衛同盟。”趙鞅很希望無恤能順利完成這次使命,立下功勛,贏得聲望。

樂靈子也執意要陪同樂祁歸去,季嬴一度勸說她留在新絳,待到明年開春再走,卻被靈子婉拒了,說是要沿途照料父親。無恤覺得,她這些天一直有些心神不屬,問了幾次,少女卻搖頭不答,原本清揚婉兮的眼神中竟有些躲閃。

“或許也是思鄉了?”無恤只能如此猜測,女兒家的心思可不好猜。

既然要作為行人奉君命前往宋國,路途足足有一千裏,一去半月,可能要等開春再回,歸來又得半月,所以要做許多準備事項。

儀仗朝服,還有外交文書之類,行人署的司儀自然會布置妥當,不用無恤擔心。

但以晉國現在的狀態,政在私門,等公室配齊隨行人員?那是癡人說夢。於是乎,趙無恤連當大夫出使外國,也得自掏腰包。

“成鄉目前在下宮趙兵的保護下,不必擔心外敵。余這次要帶上一卒之眾,都要精銳,還要將府庫中的十鎰金爰取出一半,其余錢帛、禮物也需要些。”

趙無恤和範鞅的心思卻有些相似,對為晉國而戰,為晉國爭霸之類的虛名興趣寥寥。他這次去宋國,可不單是要為晉侯賣命的,更多的,還是為了趙氏私室謀利。

無恤打算著,宋國的實權卿大夫要一一拜會結交,若是在沿途各城邑和市井發現賢才,也要招攬,這些都是要大筆花錢的。

而且無恤這次去,還打算把子貢帶上。

他對子貢說出了原因:“首先,吾等可以在宋國直接購買當地麥子,再招聘匠人,在樂氏領邑裏建立磨坊,搶先占據商丘的麥粉市場!其次,從下月起,下宮內將會增設一個燒窯區,作為趙氏的機密嚴加控制,制作瓷器。再過幾個月,大量下宮瓷器就要擠入絳市,按照推算的產量,還有余存賣到國外。”

“對衛國、魯國的貿易,端木氏有自己的路線,自不必說,宋國方面,就要靠吾等此次前去打通了。”

子貢唯唯應諾,新絳周邊的麥粉、瓷器貿易,漸漸被下宮的趙氏商賈接手並熟悉了,他完全可以撒手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