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第一謀臣(第2/2頁)

趙鞅的集權戰略已經開始逐步實施,下宮周邊已經徹底掌控在幾個兒子手中。隨後要向外擴展,把世代傳承,統治縣邑多年的氏族替換為三年一任,隨時可以罷免的官吏。

另一方面,他的重點是建設北方重鎮晉陽。趙氏的領地太分散了!而且趙鞅意識到,自從羊舌、祁兩氏覆滅,領地被瓜分後,在國內拓土已經極其艱難。可北方面對諸多戎狄,大有可為。不過他覺得,現在和趙無恤說這些還為時過早,他也不一定能夠領會自己的深意。

何況,這也是趙鞅暗自準備的,對兒子們的最後一項考驗!眼光,一個家主需要長遠的眼光,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家族的擴張和未來將走向何處。

在無恤的請求下,趙鞅還同意了他離開下宮時,可以去府庫選一些兵甲戈矛等武備,去廄苑挑些良馬補充軍用,並帶些不同類型的匠人回去。

在結束了對無恤治鄉的考察後,趙鞅又說道:“晉陽縣大夫董安於下月將會回來述職,到時候,也將你的這些方略交予他瞧瞧,其中合適的,余便會在晉陽先實行。”

“董子要回來了?”趙無恤有些驚喜。

對於趙鞅以及此時的趙氏而言,董安於的地位與作用都是首屈一指的,堪稱第一謀臣。

當年晉國史官董狐以秉筆直書,記錄下了“趙盾弑其君”而聞名諸侯,他大概沒想到,他的後代董安於,卻成了趙氏的死忠。

董安於從趙景子時代,就為趙氏服務,他不但才幹優異,而且忠心耿耿。他比趙鞅年長十歲,行冠後便帶著董氏世代相傳的筆削,被趙景子提拔,擔任趙氏家族的“秉筆”之職位,撰寫文告政令。不但才華卓著,而且其義從此聞名於諸卿之間。

到了他壯年時期,被趙鞅相中,擔任家司馬之職,負責趙氏之兵的軍法工作。不但舉薦了許多可以作為“股肱之臣”的猛士,如郵無正等,還秉公執法,將族兵治理得秩序井然。

年長之後,董安於換下戎裝甲胄,穿上寬衣博帶的朝服,擔任家宰的職務,使趙氏的民眾沒有二心。趙無恤在半年多前,那個雷電交加的雨夜,見到國人們對趙氏的忠心和擁戴,就是董安於的功勞!

而現如今,他又以年過五旬之齡,北上晉陽,為趙鞅經營這個新征服的北方重鎮。修築城池,開墾土地,招攬民眾,防禦戎狄盜寇。

這樣全能的才幹,這樣的履歷和業績,自然奠定了董安於在趙氏家臣中無與倫比的地位。

董安於要回來,這感情好,對這個人,趙無恤也很想見上一面。畢竟無恤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北方的大縣晉陽,搞好和他的關系,是十分必要的。

而另一方面,和無恤關系日益親善的張孟談也曾說過,平生最仰慕的就是董安於。張孟談性緩,故常佩弦以自急,據說這就是效仿董安於所為。

若是可能,到時候無恤少不得要為張孟談引薦一下。

但是,如果無恤沒記錯的話,歷史上董安於的下場,似乎不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