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2/2頁)

趙無恤愣住了,“休耕?”這個詞在後世的集約型農業中聽得不多,但前世無恤也在農村呆過段時間,所以有些印象。

為了讓土地持續擁有產糧能力,在耕種之余,要盡量讓它有時間休養生息,這就是傳統的休耕制。

春秋時雖然已經知道了綠肥的作用,來成邑時,趙無恤他們還在路邊的旱地裏見到有隸民以秸稈還田。但牲畜肥還未推廣開來,即使有,也是粗放的隨意播撒,而且不會漚肥。甚至在最落後的甲裏,裏民們還在過刀耕火種的生活。

加上成邑的田地底子本來就是“厥土下下”,所以才會出現地力薄弱的情況,鄉民們一年只能在熟地裏種一次粟米,外加幾把菽豆,再多就會出現難以為繼的土地危機。而想要在山林裏開墾出新地,光靠這青銅時代的大量銅石工具,是比較困難的,被稱為“惡金”的鐵器雖然已經出現,但尚未普及。

所以為了讓土地休息後出產更多粟米,小麥才種植得不多,何況小麥蒸煮出來的口感並不好,所以庶民吃不起,貴族不待見,兩邊不討好。

聽到這裏,趙無恤眼前豁然開朗,他拊掌一笑:“先生原來是在擔心這個!請放心,無恤自有妙計,可以讓土地能夠連續輪番耕作,而且還不傷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