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Etude·Op.6(第2/2頁)

歐羅拉被這個問題逗笑了,她實在無法將這兩件事聯系到一起。

“喜歡肖邦是我自己的事,這種喜歡不一定非要發展成愛情啊。畢竟,肖邦又不會對我有好感……”

“追求肖邦?噢,這真的太天方夜譚啦。現在我可是連巴黎都去不了,見他一面都是奢望。”

她徹底放松下來,倚在靠背上擡頭仰望空中的雲朵。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聽一次肖邦演奏鋼琴——如果能和他一起彈首曲子,我大概此生都不再有遺憾。”

無望的期待。

演繹情緒的大師瞬間就抓住了少女的主題旋律。

肖邦不由得開始反問自己:

見我一面很難?

好像是——畢竟沒有被回應的拜帖和因拿不出通行卡片(Laissez passer)[4]而被拒之門外的來訪者,多得像芝麻法棍上的小黑點。

聽我演奏會很難?

好像是——至今為止,本就不喜人多環境的我,也沒開過幾次演奏會。

和我四手聯彈很難?

呃……在巴黎,真正讓我有興趣一起四手聯彈的人,似乎一只手就能數過來。

青年唇角的弧線飛揚,尤其看到少女充滿著希冀的嘆氣後,連眉目都染上了愉悅。

他想起那個充滿著白霧的清晨,那雙盛滿露水的琥珀,還有那句“我會報答您的,先生”。

或許答應這份婚約,並不是件令人不快的事。

可能他和她之間的鋪墊已經足夠,也許她正好撞上了他一生中難得的幾次惻隱,又或者她比另外一個“沃德辛斯卡”更能滿足他的期待——總之沒有損失,反正她也是波蘭人——他一向都對自己人有著更多的耐心和善意。

況且,他還想再多聽聽她的鋼琴。

肖邦的內心已經有了答案。

“其實,依照您的願望,要讓您這一生不留遺憾實在太過容易。”

“嗯,怎麽講?”

“肖邦在巴黎,一節鋼琴課收費20法郎——您只要付出一個金路易[5],您就能達成‘此生無憾’了。”

“先生,您想說什麽?”

談話內容的跳躍,令歐羅拉有些跟不上對方的節奏。

他十分耐心,絲毫不介意給她講解答案。

“小姐,我這剛好有一枚金路易。現在,我把它贈給您。我身上沒有婚戒,姑且就用它當訂婚禮物吧。”

“如果您確信這就是您的‘此生無憾’,我們就去簽字——”

青年站起身,走到少女的面前優雅地鞠禮。

他望向少女那對閃爍著錯愕光芒的、波蘭琥珀般的眼睛,微笑著將外套口袋裏的金幣掏出,紳士地遞送到她的手心裏。

“我帶您,去巴黎。”

媽媽,我收回那句話。

婚姻,或許一點都不索然無味——

如果對方,是“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