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第五百六十章(第5/6頁)

“不,美瑤,你這樣想就錯了。我們不但要管這些難民,還要大張旗鼓的管。在羌白搭帳篷,設粥場。不光是本地難民,周邊難民,也可以來這裏等待救援。我再給大荔發一份公事,讓大荔地方官協助辦這個善堂。佩萱雙親皆喪,心情不好,正好也在這裏辦辦撫局,她還會看病,可以用的上。糧食麽,我這樣跟你說,這個撫局一辦,我們的糧食,比過去就更有保障了。”

“你是說,拿他們做文章?”

趙冠侯得意的在她胸前一捏“這裏變大,腦子也變聰明了。這幫子匪徒,留下這麽一個好題目,我不做出一篇可以考狀元的文字來,簡直對不起他們。我跟你說,他們自以為這是一條妙計,實際,卻是取死之道。就因為這把火加上長安放搶,救國君這次注定一敗塗地。”

藥粉燃燒,煙霧升騰。一道道白色煙霧升起,身著呢子大衣,各色皮裘的泰西觀察員,漫步在羌白街頭。一邊走,一邊用手裏的斯的克手杖,指點著那些帳篷,以及在粥棚前排起長隊的難民。

由於魯軍強制推行衛生令,這些難民的臉上手上的汙垢已經被洗去,代之以營養不良造成的蒼白浮腫,以及因寒冷造成的紅。

他們身上雖然已經穿了些不合身的衣服,肥肥大大,總算可以遮蔽身體,也有了一些吃食,但是依舊沒有房子住,只能住在帳篷裏。目光呆滯,雙眼無神,是所有難民的共同特征。

他們看著這些洋人,本能的向後躲避,他們在怕洋人。雖然說不清怕什麽,但確實是在怕,或許對於所有的有錢人,他們都會怕。

原有的家庭已經被打破,他們大多失去了妻子、女兒、母親、姐妹。加上一些外地新來的移民,他們中有一部分組成了新的家庭生活。大多數人,則還保持著對陌生人的警惕與戒備,距離越遠越好。

“愚昧,落後,野蠻。這就是這個國家的真實寫照。不過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說,發生在羌白的一切,實在是這個東方國家,又一次的人道主義災難。我們在這裏,要大聲的譴責,譴責這一災難的制造者,陜西匪兵。這些毫無人性的匪徒,在陜西肆意制造著死亡,而中國正府的處理,卻依舊是低速且緩慢的。唯一值得贊揚的,就是冠侯趙將軍……”

羅德禮飛速的寫著稿子,他相信,憑借這些貼近生活的照片,加上自己的文字,這回一定可以得獎。他四下看看,發現漢娜沒了影子,一旁,另一名記者同行笑道:

“你是在找那位普魯士女士吧?你看,她在那裏,在粥棚。真是讓人無法理解,這位普魯士女郎,為什麽要參與到這些野蠻人的慈善活動中去。我們發出呼籲,積極募捐,就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要知道,這個國家的傳染病,是非常可怕的。”

“或許,她是個虔誠的教徒吧。”羅德禮聳聳肩膀“老兄,不管怎麽說,陜西的局勢必須要好轉起來。”

“沒錯,對於救國君必須做出重新評價。他們繼續活動的話,我們就沒辦法在這裏做生意,也沒辦法進行鐵路修建,礦藏勘測。上帝保佑,這些瘋子,在瘋狂的攻擊一切文明的標志。聽說在長安,連教士都已經無法保證安全了。看來,我們應該警告一下鐵勒朋友,對於匪徒的幫助,適可而止。”

羌白放賑的消息,已經在附近傳播開來,附近鄉鎮的難民,都在向這裏湧。救國君對這種行為樂見其成,自然不會阻攔,也會安排一些探子進去。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這不是個好主意。

探子總是被揪出來,然後交給百姓處置,這遠比一刀砍死他們,更讓人難受。細作之路走不通,就只好改弦更張,救國君開始有目的的驅趕難民,向羌白一帶前進,以難民消耗官兵為數不多的物資。

可是隨著難民的增加,一部分商人也看到了商機所在,冒著風險,拉著糧食、帳篷、棉衣等救災物資趕往羌白。

這個時候,商隊是最受歡迎的,尤其是販運米糧的商隊,一進城就會受到官兵的保護。雖然眼前這支商隊規模不大,所攜糧食數目有限,但依舊享受到趙冠侯接見的待遇。

商隊老板,是在同州一帶頗有名氣的行商,應酬手段自然不缺,兩下交涉進行的很順利,糧食的價格定的也頗為合理。雖然沒有房子住,但是行商走慣了長途,可以吃苦,隨車就帶著帳篷,布置的極為奢華溫暖,卻也不會受罪。

趙冠侯送這位商人到了他的帳篷,卻見帳篷裏,還有個男子躺在那,臉上貼著幾貼膏藥,身上還裹著厚厚的羊皮襖,看不出五官和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