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

這名高大的白人走過來,伸出了手,他的倫敦口音很重,一下就可以辨別出其國籍。有這名洋人帶著,趙冠侯也輕松的通過了哨兵的盤查,進入了東交民巷。

飛虎團攻打的痕跡,現在依舊可以看到,被摧毀的使館,還沒有修復完全。承擔苦力的國人,在洋兵的刺刀與皮鞭監督下,不停的忙碌。誰的腳步稍微慢了一些,立刻就會被一記皮鞭抽在身上,將人打的一陣趔趄,或是直接栽倒在地上。

“我的中國名字叫做羅德禮,是泰晤士報的記者,也是一名作家,專門為名人寫傳記。我來中國,本來是想為簡森夫人寫傳記的,可是她拒絕了,倒是把你推薦給了我。我在軍隊裏有朋友,他們跟我說了那場仗,可真帶勁。同等兵力下,能打敗哥薩克騎兵,即便是在泰西,這種勝利也足以值得紀念,並且為你換來幾枚閃閃發光的勛章。”

羅德禮與趙冠侯談話的地方,乃是一處小咖啡館,之前的東交民巷遊歷中不曾見過,大抵是伴隨著聯軍進城而開設的。黑咖啡既苦且澀,咖啡豆的質量也平平,但是在異國,有這種服務顯然足以讓士兵滿意。

趙冠侯看著羅德禮的名片,又聽著他的自我介紹,除了是記者之外,他的主要職業,還是一名作家,專提名人寫傳記。他笑道:“羅德禮先生,我想向您提醒一下,我現在的年齡,出傳記是否為時過早?”

“不,我可不那麽看趙大人。我這次到東方來,主要是為了完成我的作品,我稱之為羅德禮的東方冒險之旅。你想想,一個阿爾比昂人深入到東方,如同我進入了非洲的熱帶雨林。我時刻處於危險之中,隨時可能被襲擊者抓住,並且砍頭。這種文字,很有吸引力。但是,到達貴國之後,我改變主意了。因為……怎麽說呢,聰明人太多了,想到類似選題的記者有二十幾個,如果跟他們競爭出書,我的書只會在倫敦某些不起眼的小書店的貨架上吃灰。這些笨蛋,他們不明白,選題重復,使文字變的毫無意義。”

“於是你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在東方立場上寫故事?”

“沒錯,簡森夫人一語中的,您果然是一位聰明的官員。我所想的,正是如此,我決定以東方的角度,描述這場戰爭。你想一下,全新的視角,全新的立場,為各國讀者,揭去東方神秘古國頭上的面紗……”

趙冠侯當然不相信,這麽一個洋人會真的以中國人的視角描述戰爭,其無非是以奇取勝,博取眼球而已。這種手段,在後世並不新鮮,他也很容易理解。做這種選題,一定要有一個話題人物,大金的表現實在太糟糕,偌大帝國一觸即潰,讓無數幻想著描寫一場史詩般宏大戰爭的記者大失所望,趙冠侯在宣化的表現,則成了整體潰爛中,少有的一個亮點。

在這個亮點下,羅德禮自然而然就找上他,希望兩下合作。就趙冠侯而言,也希望找到一個人來幫自己揚名。

固然在宣化一戰中,他得到了太後的嘉獎,但是在國際上並無聲望,如果自己可以得到這名羅德禮的揄揚,而在租界出名,接下來的交涉上,也會好做很多。

事實上,如果不是簡森夫人幫助,這個記者最該接觸的人,應該是袁慰亭。他更符合一個傳統意義上強人的形象,比如剿滅飛虎團,以及坐鎮山東,確保了地方的平安。可是自己有這個實際戰績在,羅德禮想要寫的話,可寫的東西就增加了不少。

羅德禮向以新聞真實為追求,所寫的傳記,更是追求真材實料,絕無虛假。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宣化城外,兵力占據優勢的金兵,就變成了與鐵勒部隊勢均力敵,甚至是略占下風。武衛後軍、左軍的潰散部隊以及太原勇營,都被剔除出作戰部隊行列。

由護路軍改編而來的兩營步兵,也被其依據真實原則,定義為地方警戒人員,而非戰鬥部隊。後世的歷史研究者,以羅德禮的著作作為研究資料時,往往得出一個極為荒謬的結論,大金帝國當時動員了兩營衙役,參與了對哥薩克的戰爭。

後世軍史界的影響,趙冠侯目前還顧不上,他倒是因為羅德禮這種新聞真實的態度,覺得此人具備新聞從業者的素養,可以合作。兩人的談話持續了一個小時出頭,一份和約就已經簽定。

趙冠侯成為羅德禮的合作夥伴,雇傭其為自己寫傳記,至於報酬,則由簡森洋行支付。同時在報紙上,為趙冠侯刊登一個版面的訪問記錄,羅德禮本人,則負責為趙冠侯跑使館,幫他在各國公使裏,先把名聲打出去。

另外,羅德禮也將發揮新聞輿論監督的作用,對於各國的軍紀營,進行輿論上的幹涉。本來這種機構的存在,屬於灰色地帶,至少拿到輿論上說,是很難站住腳的。只是這些記者本人也享受過服務,礙於軍方勢力,對此視若不見。但是羅德禮看在新聞真實,以及貨幣真實的情分上,決定適當的提出一些文字上的警告,讓各國部隊重視一下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