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2/3頁)

對於這老者的話,他很不以為然“萬歲,臣以為,我們不該拘於成憲,以古法視今人,則萬事難行。趙冠侯雖然體有殘缺,卻不礙於公務,他的洋文流利標準,發音比起咱們同文館、譯書局的學員還要準,與洋人交流無礙。且熟悉西洋禮儀,不至於鬧出笑話,如果這樣的人才不用,卻不知,要用什麽人。”

“樵野,你的普文亦很好,又何必非要用別人?”

“翁公,在下的年紀雖然比您小幾歲,可是手上事情很多,精力不濟,分神無術,只怕稍有疏忽,誤了差事。所以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而他,正是最佳人選。”

聽他話裏的意思,是說自己成天無所事事,所以精力過盛,那姓翁的老者面色一正,就要發作。可是此時天佑帝揮手制止了兩人的爭吵“趙冠侯,張陰恒說你的普文很好,對普人禮節也很了解。那朕問你,亨利親王來時,朕與他以西禮相待,你意下如何?”

不等趙冠侯回答,一名大臣忽然跪倒在地“萬歲,此事萬萬不可!”這人聲音的嗓門極大,整個房間裏,都充斥著回聲。

“我大金乃是天下共主,四海諸夷,皆是藩屬,他們的皇帝,也不過就是個二品。區區一個化外藩王,品級更低,能讓他一睹天顏,就算是他很大的造化,又怎麽可能讓咱們以西禮相見?那樣,我大金和普魯士,豈不是以敵體相待,不分尊卑。奴才鬥膽,請萬歲三思,且不可壞了祖宗成法,自降身價。依奴才之見,此事還是當與慈聖商議,再做計較。”

天佑帝被這名大臣半路殺出來,搞的很有些憤怒,用手一拍桌子“剛子良,朕沒在問你的話,就不要插嘴。趙冠侯,你來說。”

趙冠侯看看橫空殺出來的剛子良,見這人生的面相,就是個極為執拗乃至有些偏執的樣子,如果在後世,這種人應該很適合做個德育主任。至於外交公關之類的事,還是滾的越遠越好。

“萬歲,以臣之愚見,行西禮,是理所當然。”

天佑帝今天叫了軍機的大起,又召見張陰恒,就是為著如何接待亨利親王的事頭疼。他甫掌大權,極想有一番作為,想要行新政,用新法,於洋務上也看的極重。而亨利親王,則是他完全親政後,接見的第一個洋使,自然也看的極重。想著要開一個風氣之先,以西禮接待西人,以示朝廷重視洋務,一心變法的決心。

只是大金國向以禮法為重,又自居天下共主,為著一個跪與不跪的問題,都能鬧的不惜刀兵相向,更何況是西禮相待。不拘是素來因循守舊的軍機大臣剛子良,還是帝師翁放天,都對天子的這一主張極力反對。唯一支持他的,便是總辦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兼戶部侍郎的張陰恒。

但是其為清流及軍機圍攻,亦有力不能支之感,何況此事關系外交,稍有不慎便有巨大責任壓下來。是以張陰恒對接待事宜,很有些遲疑,也不大願意接手,慶王此時保舉趙冠侯,於張陰恒看來,不啻於是個極好的背鍋對象。

他大力回護中,也未嘗沒有這種考量,一旦把趙冠侯逐走,自己依舊是要裏外不落好。是以把趙冠侯留在京裏辦差,對自己的利益為最大。

天佑帝對於這種官場心思卻是不知,他只是聽趙冠侯支持自己的看法,心裏便覺快意,一如身陷重圍之孤軍,乍遇援軍。不拘數量多寡,總是一線希望,連忙道:“好,你且說說你的道理。”

“回萬歲的話,亨利親王為普魯士皇帝之胞弟,地位尊崇,一如我國之親貴。其訪問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亦以西禮相待,禮法相同。我們若是獨樹一幟,則不啻於與西人自示有別,使其心中難免視我為異類。他日外交糾葛,便會合而謀我。不若盡力與西人相同,使其不視我為異,則有利日後之邦交開展。再者對普魯士親王尊重,就是對普魯士皇帝尊重,對其慢待,必會導致普人不滿。而今,我國外交親普,軍事上,亦多有倚重普人之處,因為這種禮儀問題,而與普人結怨,則於我興辦新軍,興辦洋務大有妨礙,實是得不能償失。”

他頓了頓,又道:“自高麗戰後,朝廷意圖振作,要練新軍,要修鐵路,要富國強兵。第一是要借洋債,第二是要練好兵。臣自津門來,小站新軍,所用之槍械彈藥,目前大半為普魯士供應。一旦與普人結怨,則彈餉兩絀,辦新兵之事,也難維系。是以臣以為,目前應以強兵富國為根本,而不是執於讓普人鞠躬行禮。”

剛子良方才撞了個黴頭,此時卻開口道:“這話不對。朝廷最重的是禮法衣冠,若是連禮法都不講了,這天下豈不是就沒了規矩?咱們到了洋人的地面,按他們的禮法是應該的,洋人到了咱的地面,就也該按咱的禮法行事。這叫入鄉隨俗,客隨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