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軍人的地位

杜文浩道:“廂軍士兵實行軍齡買斷和政策安置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安置。軍齡買斷跟軍官一樣,按服役年限計算買斷費用,一次性買斷,以後朝廷不再管。政策安置可以有兩個去處,一個是開設大量的作坊,進行工業生產,廂軍中相當一部分人可以進入作坊成為工人,這些人不領軍餉,而按工作量領取工資。由作坊自行承擔。另一部分,解甲歸田,朝廷給予優惠政策,開荒種地,新開荒的地歸本人,若幹年內免任何稅收,而且國家還可以給予貸款輔助。”

“貸款?”高滔滔奇道。

“是,相當於青苗貸,由公私合營的公司負責貸款。將來,我們還可以開設銀行進行放貸,但這可以緩緩,等公司制度建立起來之後再說。”

“好的,”高滔滔也不多問,以免扯開話題了,繼續剛才的問道:“我覺得你的計劃很新奇,也很合理,應該能夠執行,只是,我想知道,廂軍原先的工作,又有誰擔負?”

“這要先對廂軍的工作進行分析,剛才已經說了,廂軍中修築城池的壯城軍、修路築橋的橋道軍可以整編成工程兵部隊。而擔任運輸任務的裝發軍,改編為後勤部隊。對於制造武器的作院軍,則全部轉為兵工廠工人。”

“兵工廠?”

“就是軍器所。我專門視察過軍器所,裏面的狀況我覺得很不滿意。必須進行大的改革。”

“怎麽改?”

“首先要樹立對人才和知識的尊重,我朝對文人墨客的尊重已經相當高了,但是,缺乏對技術人才的足夠重視。比如在軍器所,我就親眼目睹了一個高級技術人才慘遭鞭刑的奇怪情景。這位老人發明了一種弓弩,叫『神臂弓』,比我軍目前使用的所有弓弩的射程要遠得多,也要犀利的多,很輕易洞穿重裝鎧甲!可是,他卻因為替兵匠們爭取正常的福利待遇而被當官的鞭笞責罰。這就足以證明我朝對技術人才的輕視。”

“嗯,是啊,你說得對,應當尊重愛護技術人才,有什麽好的辦法,你盡管告訴我。”

杜文浩一聽,頓時喜上眉梢:“應當將全國軍事、經濟和其他方面的技術人才集中起來,成立一個科學研究所,要獨立於軍器所之外,直屬朝廷管理。這些人能為國家創造巨大的財富,應該給予優厚的待遇和安全保障。並給予至高的榮譽。”

“好,我同意。這個所就有你負責組建好了。你擔任提舉。”

杜文浩身兼的職務已經很多了,但是,這個職務確實不能推的,他點頭道:“好,我來負責。皇上的算術老師叫沈括,因為當初在西夏作戰中失敗被貶,如今正在地方繪制各地地圖。據悉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了。這人是個奇才,我想把他調回京城,擔任科學研究所的局判(副所長)。”

“沒問題,我明日就下旨讓他回來,具體如何使用,你來決定。”

“好的。另外,要提高軍器所兵匠的月薪待遇,他們的工作量太大了,要減輕他們的工作量,並給予他們一定的人身自由,要給予他們以人文關懷,才能讓他們釋放出巨大的勞動熱情出來。”

“嗯,就按你的辦。”高滔滔想了想,又道:“我就擔心,後勤運輸人員太少了,只怕不夠用。”

“廂軍經過改編之後,後勤兵數量雖然只有七萬人左右,但是以往我軍調動的後勤運輸人員最大的時候也不超過十萬,所以應付正常戰役需要已經足夠了。如果發動大規模戰役,後勤人員不夠的時候,可以花錢征調民夫運輸,老百姓也能從中賺錢。當然,如果要應對全面戰爭,單靠常規部隊顯然是不夠的,那時候要進行戰爭總動員,調動全國的人員參與戰鬥,後勤人員也根據需要增加了。那是特例。”

高滔滔笑道:“我不是說這個,以往廂軍都被當地衙門差使慣了,一旦裁減,各地衙門或許會反對。各級軍官差使兵士慣了,也會因此反對。這個你想過嗎?”

“當然想過,這一點我在組織指揮使們研討變革方案時就充分討論過了。我們認為,變革肯定會損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這些利益其實都是非法的,是不該得到的。比如地方衙門差使廂軍,他們不提供廂軍軍費,廂軍是朝廷養的兵,他們憑什麽差遣?對於將官就更說不過去了。所以從理論上我們這樣做是有道理的,是占得住理的。”

“話是這麽說,可是……”

“不用擔心,滔滔,先帝將廂軍從五十多萬裁減了一大半,據我所知,當時也有既得利益者的反對之聲,但先帝堅決執行,也風平浪靜完成了裁軍。更何況,當時先帝裁軍,一文錢都不補發,我們這次裁軍,考慮到了阻力,實行了買斷軍齡和政策安置雙重手段,將士們獲利頗多,阻力應該比以前更小。至於地方衙門,他們對軍隊的變革沒有發言權,剝奪他們不該得的利益是理所應當的。另外,我們采用的是循序漸進,先點後面分步驟按計劃進行,反彈被分散了,阻力會小很多。需要強調的是,阻力肯定會有,但是,變革能否成功,關鍵在於決策者的意志。三心二意,前怕豺狼後怕虎,那就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