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指下難明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葉知秋低聲背誦著《黃帝內經》,馬上就要參加中醫博士生入學面試了,他雖然已經苦讀了中醫本碩七年,背了一肚皮的醫書,筆試成績也相當不錯,但是還是很緊張。每次緊張的時候,他都要背一段醫學典籍,相當於佛門弟子遇到災難時念誦經文一樣,可以起到平心靜氣的作用。

“咯咯咯……”幾個也在等著面試他們一個班的女生在旁邊沖著他笑,“瞧那書呆子,又在冒傻氣了。嘻嘻嘻”

“哎!葉知秋!現在臨時抱佛腳,不覺得太晚了點嗎?”一個秀發飄飄的女生嬉笑著道。

葉知秋仿佛沒聽見,繼續背誦著自己的醫學典籍名段。

“別理他。這書呆子很難得跟女人說一句話的。以後看誰倒黴嫁給她!”

便在這時,負責通知的老師從門裏探出頭來:“葉知秋!葉知秋來了沒有?”

“到!”葉知秋嘴裏在背著書,耳朵卻尖得很,聽到叫自己的名字,趕緊答應了,快步過去,鞠了一躬:“老師,我在這呢。”然後跟著老師進了教師。

教室裏空蕩蕩的,一排課桌連在一起,後面坐了三位白發蒼蒼的老教授,正上下打量著他,中間主持的那位,個子矮小,卻滿是慈祥的微笑,讓人看著很親切。

這些都是國內知名的中醫學老教授,是葉知秋學習的偶像,他恭恭敬敬鞠了個躬:“教授好!”

“嗯!坐吧!”中間主持面試的老教授點頭示意,他這才在前面的一張桌子後面椅子上坐下,兩只手放在桌上,微微有些發顫,看來,剛才的背誦經典雖然讓他鎮靜了一些,卻還是沒能讓他徹底放松。

主持教授看了一眼桌上葉知秋的相關資料,微笑道:“你的筆試成績很不錯,不用緊張,我們問你幾個簡單的問題。──你們兩先問吧!”主持教授對兩邊的兩位老教授道。

一個教授道:“我問你兩個問題,什麽叫腎風?”

葉知秋心頭一松,這些醫學理論問題他早已經爛熟於胸,回答道:“《素問·風論》上說:『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老教授滿意地點點頭,又道:“剛才你引用了《素問·風論》上的話,我就用這話問你第二個問題吧,──剛才你引用的那句話中,『診在肌上,其色黑』這一句中『肌上』一詞,是什麽意思?”

本碩連讀的七年,葉知秋把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背誦醫書上,這個問題並不算偏,所以是難不倒他這個書呆子的,當下不緊不慢說道:“關於『肌上』的詞義,歷代注家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指肌肉,如明代醫家張介賓就持這種觀點。第二種說法是指顴部。比如清代醫家高世栻的。第三種說法認為是『頤上』,比如《甲乙》、《太素》的注釋。最後一種說法認為是『耳』,因為耳為腎之官,耳黑是腎病的表現。”

老教授聽他說完,緩緩點頭:“我想聽聽你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哪一種有道理呢?”

“我?”葉知秋深吸一口氣,理了理思路,慢慢道:“這句話的前文說的是診在口、眉、鼻、目,都是頭面部,如果『診在肌上』的『肌』解釋為『肌肉』的話,與前文的語句似乎不順,而如果理解為『腮』或者『耳朵』,醫理上能說通,但是這對原文的改動太大,有另起爐灶之嫌,違背了注家應當遵從原文的精神。而『譏』的發音跟『肌』相同,是通假字,而且醫理上也完全能說得通,所以,我覺得這一種說法,理由最充分。”

“很好,你不僅對古醫文非常的熟悉,而且能學有所思,非常好。──我的問題問完了。”

主持的教授扭頭望向另一邊那位教授。那教授道:“我的問題是:你對『心移熱於小腸』這種說法有什麽看法?”

葉知秋道:“『心移熱於小腸』一句話,出自隋朝的《諸病源候論》,根據中醫藏象學說理論,心與小腸相表裏,在病理情況下兩者會相互影響。古代中醫認為小腸具有分清別濁的作用,在大腸與小腸之間有個闌門,在這裏攔清和濁,渣滓分到大腸,水液分到膀胱,然後排出體外。如果心火過旺,因為心與小腸相表裏,就會影響到小腸,心火下移到小腸,燒灼分清別濁後所得水液,於是小便就會短赤,小便灼熱疼痛,甚至血尿等等。這就是心移熱於小腸。治療用導赤散,引導心火下行,清熱涼血,利水通淋。”

“不錯。”老教授瞧著他,又問道:“我注意到了你剛才特意強調了『古代中醫』,的確,『心移熱於小腸』這種觀點,與現代解剖不一樣,也與現代中醫的理解不一樣,我想聽聽你用現代眼光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在現代社會,這種說法還能否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