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蘇聯經濟的下滑(第2/2頁)

1990年10月15日,戈爾巴喬夫在給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的信函中寫道:"得到蘇聯人民支持的改革路線,解放了社會復興的強大力量;實施改革方針,使國家從休眠和停滯中掙脫出來;國際合作也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與此同時,行政系統遺留下來的沉重負擔,貫徹經濟改革措施的間斷和半途而廢,經濟指導中犯下的錯誤,以及不尊重客觀規律等,共同引發了國家的一場嚴重經濟危機。國家經濟形勢繼續惡化,生產規模降低,經濟聯系中斷,分立主義加強,消費品市場出現空洞,預算赤字和國家支付能力接近臨界點,反社會現象和犯罪行為與日俱增,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下降,喪失對未來的信心,國民經濟處在極其危險的境地,舊的行政管理體系已經崩潰,而新的市場條件下刺激經濟的手段還沒有建立起來。現在需要一種建立在社會和諧基礎上的、有利於形勢加快改革進程的、沿著市場經濟道路的、充滿活力的新舉措。"在業已形成的條件下,社會和諧又是怎怎麽樣呢?在俄羅斯社會,在整個蘇聯,在各個共和國之間,分裂路線相互繁殖,鬥爭和爭論愈演愈烈。甚至連黨的出版物都宣傳戈爾巴喬夫所倡導的改革不只是失敗的問題,而是徹底失敗。"國家在滑坡之中,政權無能為力";"商店裏空蕩蕩的貨架";"犯罪猖獗,失業嚴重";"民族沖突導致流血";"街上行人愁眉不展的表情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出我們社會的昏暗處境和危機";"經濟和社會政治結構出現危機,意識形態和道德價值遭到侵蝕"--《年輕共產黨員》雜志在1990年底就是這樣描繪國家形勢的。②國內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對肉、糖、油、米甚至牛奶都實行憑票限額供應體制。肉類罐頭、香腸便宜的糖果和葵花油,在商店裏早已脫銷。從1990年秋天開始,對最高蘇維埃的代表也實行每周食物定額。對於很多觀察家來說,這樣急劇下降實在令人費解。經蘇聯總統批準,蘇聯政府提高了從外國借款的數量,這是一條非常危險的方式。國家外債從1985年的100億美元上升至1990年底的500億(或550億)美元,這一年僅利息就要支付將近70億美元。國家黃金外匯儲備系統內部存在隱蔽於社會暗箱操作行為的。根據不同的統計資料的數據,蘇聯在1985年初的外匯儲備在1500~1800噸之間,而且每年還有300~500噸的黃金產量,但是到了1990年底,蘇聯黃金儲備卻僅剩500噸,這就意味著大約3000噸黃金被永不復返地轉移到了國外。蘇聯在1985年初的外匯儲備在120億美元左右,可到了1990年底,本來就很少的外匯儲備又下降了一半。國家接近破產的邊緣,西方金融專家當然了解一切情況。

蘇聯政府討論了大幅度提高日用品價格問題,但圍繞這一問題的決議一直在推遲之中。國內的社會壓力與日俱增,罷工企業數量一年時間就幾乎達到2000多個,罷工造成的勞動時間損失有幾百萬個工作日,物質損失到達幾十億盧布。尼古拉·雷日科夫無法承受這麽大的壓力,他在1990年12月心臟病發作,被診斷為心肌梗死,隨即住進了醫院。

①《真理報》,《消息報》,1991年1月1日。

②《年輕共產黨員》,1990年12期,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