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帝國崛起 第二章 中央集權(第2/3頁)

扶蘇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又道:“蕭卿這三條很重要,可確保天下能夠盡快安定下來,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但是這只是治民,尚未涉及到治國,所以還請諸卿繼續暢所欲言!”

範天石與扶蘇相識多年,那是知已,聞弦歌而知雅意,便緩緩道:“治國方面,比治國更加復雜。臣亦有三條要談,但是大體之意卻是四個字:中央集權!”

扶蘇聞言一振,點頭道:“範卿所言甚善,不妨細述之!”

範天石也喝了點茶水潤了潤喉道:“第一、就是兵權和兵力。如今天下初定,多有將領手握重兵分鎮各地者,這十分不好!雖然以陛下的威望,一時不會有什麽岔子,但是如果任其發展下去,恐怕會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必須迅速想辦法將兵權收回國有!而且,現在國內已定,再養著上百萬的大軍已經沒有必要,不若裁減部分兵員歸於各地以補充民間,這樣國家和百姓的負擔也可小些!”贏忌等聞言一時不敢說話,這個問題太敏感了!

扶蘇沉默了片刻道:“此言甚善,但會不會讓天下人以為朕是在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呢?”範天石正色道:“為國家計,陛下必須如此!只要陛下善待諸將,將其等兵權徐徐削之,以陛下在軍中的威望,想必無人可說什麽,除非他想謀反!”

扶蘇心想也是:“以自己在軍中的威望,再加上蒙恬、李信、韓信等大將不是自己的生死之交,就是自己一手提拔之人,何人敢造反!?何況天下大定之後調整軍權亦是名正言順之事,軍隊和百姓都亂久思定,根本不可能隨將領們造反!”便看了看贏忌道:“二弟,你看呢?”贏忌考慮了一下,看了看扶蘇的臉色才道:“臣弟也認為如此甚妥,雖然有些困難,但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要及早做!陛下可借裁軍之機,將各地之兵重新整編,將領也重新分派;部分老將可令其退役,其空位由陛下派親信之人接替;另外亦當盡快恢復舊日虎符調兵制度,以免將領生變!”

扶蘇毅然下定決心道:“好!便如此決定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朕決不能留有後患!”又問張良道:“子房,如今各地在冊軍士大概有多少人?”張良忙道:“臣記得,大約有一百五十萬眾,不過肯定還有不少未在冊者!”

扶蘇倒吸了口冷氣道:“父皇在時,天下人口約有二千四百萬人,如今經年余大戰,關東損失嚴重,估計全國人口大約在一千七八百萬人左右,豈不是十人養一兵!當真非減不可了!”考慮了一下道:“這樣吧,天下目前約有四十余郡,視各地人口、地理等情況,分駐一到二萬人,爭取將各地的地方鎮守部隊一年內壓縮到六十萬人左右,以這些兵力鎮壓土匪和維持治安應該夠了!另外,中央留一部禁軍作為機動兵力,大約在二十萬人的規模!其余則為邊防軍,北疆設三十萬人,南疆設十萬人。這樣各地兵力總計約一百二十萬人!朕估計幾乎將現在的兵力削了三成左右,可大大減輕國家和民間的負擔,而且亦可讓軍隊邊屯墾邊訓練,這樣又可節約一大筆開支,估計以這樣的兵力,國家一時還是能承受的!”

張良聞言點了點頭道:“陛下考慮得很周到,現在亂世剛定,兵力不可裁減太多,否則一旦有變,就難以及時反應!”

扶蘇點了點頭,對範天石道:“範卿,那第二件事呢?”範天石道:“第二件事就是打擊豪強。這豪強分兩種,上是朝臣:臣以為日後君、侯等爵位不可以再置食邑,只留一個虛名即可,這樣一則可避免其尾大不小,二則也可以防止其仗勢欺民,臣建議亦改為俸祿制;下為地方士族豪紳:這些人在當地勢力盤根錯雜,各地方官員多難以制衡,若不想法削弱之,必會給國家大治帶來很大的麻煩!”

扶蘇考慮了片刻道:“舊年,父皇雖不再分封諸侯,但食邑制度還是保存的,因為各食邑僅僅是將財權交給了封主,軍權和政權還是由國家掌握的,這和諸侯之封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不過,朕也考慮了,要改就幹脆改得徹底一些,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食邑制亦要徹底取消,改成俸祿制。朕想如果不是心存叵測之人,該拿的錢一分不少,應該不會有什麽怨言的!至於地方上的豪強嗎,暫時由‘秦風’出面,掃除部分最不法的,震懾其余人等,等日後時機成熟,再慢慢收拾他們,目前還是以穩定為重!”眾人醒悟,現在若逼急了,恐怕那些地方豪強會趁天下初定、人心不滿之機有所異動!

範天石又說第三件事道:“另外,就是國家要加強對地方官史的管理。現在各地的官史還多是舊秦時的老人,他們不少人或是靠錢財、或是靠關系,又抑或是靠吹牛拍馬爬上的高位,這些人如何能夠治理好地方。所以,臣建議立即征選賢能,逐步以各種借口替換掉那些不稱職的官員,此其一;其二,陛下可秘令‘秦風’,加強對各地官史的監控,如有瀆職者,迅速回報,一經查實,嚴厲懲處;第三、陛下當收回各地主要官員的任免權,以前先皇時只管到直接任免縣一級主官的任免權,臣意以為陛下當再進一步,連縣尉、縣司空、縣司馬等要職也要報由陛下親自核批,這樣國家就大大加強了對地方官史的控制,可有效解決官員效率低下以及責任心不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