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趙國忠魂 第十八章 伏兵(第3/4頁)

第二招為:我軍主力立即北上攻擊狼孟縣等地,和楊端和將軍一舉將趙國北部太原、常山等地攻克,切斷趙國的糧草和兵力來源。

在這兩招之下,如果灰泉和番吾一線的趙軍坐視我等進攻,則我軍可順利將趙國北境攻克,如此趙軍只剩下邯鄲、番吾孤城二座和周圍區區數百裏之地,趙軍今年原本就缺糧,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之下破之易也;而若灰泉、番吾一線趙軍大舉進援常山等地的話,則我軍又可在中途設伏,殲滅趙軍最後的主力。只要灰泉、番吾一線的趙軍主力覆沒,趙軍不但守不住趙國北境,恐怕連邯鄲也會拱手讓出。

這樣的連環計下,我軍攻打的都是趙軍兵力薄弱的後方城池,而且也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殲滅趙軍主力。不知諸公以為如何?”

諸將聞言精神一振,不禁面露喜色,便連王翦也哈哈大笑道:“公子所言正合老夫之意,沒想到公子之計正和老夫所謀有異曲同工之處啊!”諸將一聽王翦也是此計,不由更是欽佩!

扶蘇卻心中暗笑:“這非常正常啊,因為這個計謀歷史上就是你王大將軍搞出來的,我不過是稍加改進罷了!”面孔上卻一臉謙虛道:“哪裏,哪裏,扶蘇雖有此謀,但細節上卻仍不及王老將軍考慮細致,所以發號施令之責還望由王老將軍承擔!”

王翦點了點頭,微一思考之下,立即一一頒下大令,諸將則一一躬身上前接令。那顧盼自威、指揮有度的大將形象,不禁讓扶蘇頗為敬仰!

……

公元228年初二月,天仍大寒,但冀州大地上烽煙又然再起:秦軍大將軍王翦領兵二十萬北攻猛孟,攻勢一時甚急;而秦將楊端和也繞過邯鄲防線北進,直逼常山,一時間趙國北境岌岌可危、勢若累卵!

消息傳到趙軍營中,趙蔥急向副將顏聚問計道:“今秦軍正急攻狼孟常山二處,我們莫如兵分兩路,分別救之。”

顏聚皺眉說:“我軍新易大將,人心不固,若合兵猶足以固守,倘分兵勢必弱矣,恐難以與秦軍抗拒。”

說話間,探子來報:王翦大軍攻狼孟甚急,破城只在旦夕。趙蔥聞言大驚道:“狼孟一破,秦軍將長驅井陘,合攻常山,如此邯鄲危矣,當速派救兵。”他不聽顏聚之諫,傳令灰泉山十萬趙軍,拔寨俱起。

趙軍行動,王翦早已偵察到,便預伏精兵十萬於趙軍必經之深谷,專候趙兵到來。他又遣人於當地最高處眺望趙兵,趙兵一舉一動於是盡在秦軍掌握之中。

這一日,正當趙蔥率趙兵急急趕往狼孟時,不及細察便匆匆入了深谷。一時間,位於山頂隱蔽處的王翦和扶蘇二人不禁喜出望外,心中暗呼道:“趙蔥庸才,此次必死於此地矣!”

於是待趙兵過了一半後,王翦即命放起號炮。“咚咚咚……”的巨響一時在山谷中響徹不絕,十萬秦軍伏兵聽見信號,猛然一躍而起、如同躁動的獅群一般怒吼一聲便一齊殺出,那巨大的威勢、漫卷的旌旗猶若山崩地裂一般頓時令趙軍目瞪口呆。

只一頓飯的功夫,驍勇的秦軍立將混亂不堪的趙兵截作兩段,直殺得軍心大喪的趙軍哭爹叫娘、狼狽亂竄,又恢復了以前那種一戰即敗、一擊即走的狼狽模樣。簡直和李牧統帥大軍時的驍勇和頑強一天一地。

不多時,窺見谷中趙軍中軍之地的王翦親率中軍主力,千軍萬馬一齊殺了過來。正焦頭爛額率軍抵禦秦軍兇猛攻勢的趙蔥急忙迎敵,但難擋秦軍之銳,迅速大敗。一時間,趙軍血流成河,死傷枕籍,峽谷為之赤紅!

趙蔥見不是頭,乖巧的他立即率貼身近衛向谷外急逃。以數十藍巾力士為先鋒,奮勇剖開擋路秦軍攻勢,看看就要突出重圍。就在此時,趙蔥忽覺腦後猛的一陣蹄響鈴動,急回頭看處,卻是秦軍大將軍王翦怒吼咆哮著親自飛馬追來。

趙蔥見王翦來勢迅猛,避之不及,只好硬撐著頭皮持槍回馬招架。老王翦揮動大戟,抖摟雄風,只三合,一聲怒吼之下,聲威雷霆,戰戟在空中舞起一陣狂暴的厲風,一擊便斬趙蔥於馬下。

原本便混亂異常的趙軍見主將已死,更是無心戀戰,紛紛丟槍棄甲四散逃竄。趙軍副將顏聚不敢戀戰,連忙率領數千殘軍,拼死突出重圍,連番吾也不敢回便急奔回邯鄲向趙王報信。

於是,此役一戰秦軍便將趙軍最後十萬主力盡殲之。趙國已到了亡國的盡頭!

數日後,王翦便率大軍北上匯合狼孟城下的李信所部,只三日便輕取狼孟,然後大軍由井陘進兵,攻取下邑,而此時楊端和也已攻下了常山等地,這樣一來,除了最北的代郡外,趙國北方已經盡皆淪陷。

三月初,秦軍主力三十余萬從趙國北方南下,兵鋒直指番吾。趙國將軍趙敢領三萬余番吾守軍血戰三日,終因軍心大喪,兵力相差懸殊而淪陷。趙敢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