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趙國忠魂 第十八章 伏兵(第2/4頁)

於是,灰泉山大營和番吾城中每日裏都有大量的逃兵逃離軍營、返回故鄉,他們已經徹底喪失了必勝的信心,大家不保之下只求能夠保住小家了!

於此同時,聞聽如此喜訊的王翦、扶蘇等人不禁喜出望外,對趙軍這般‘配合’深感滿意。老辣的王翦立即給秦王贏政六百裏火急送信,信曰:“李牧已死,趙蔥無能,趙兵毫無戰鬥力,破趙只是時間問題。如主上能禦駕親征,邯鄲指日可破,俘趙王也只是輕而易舉!”力薦秦王政禦駕親征,以圖激勵秦軍士氣,一舉破趙!

鹹陽宮中的秦王贏政先得李牧已死的消息,巨大的喜悅尚未散盡,便又得王翦親書,不禁大喜過望。於是,興致沖沖的秦王政立即征發鹹陽衛卒兵三萬,以李斯為將趕往趙國。與此同時,急令鎮守穎川郡(原韓國)的大將內史韓騰率駐韓軍十萬星夜北上增援對趙前線。

一時間,秦軍援軍雲集,虎賁齊至,誓要將心腹之患趙國一舉鏟滅!

……

秦軍大營帥帳之中,數十名主要將領齊集帳中,準備開展對趙的最後一戰。

端坐正中的王翦雖然面色平靜,但嘴角、眉梢仍然隱藏不住喜悅的氣息道:“諸位,大王禦駕已經從鹹陽出發,不日可到。而韓騰將軍的十萬援軍也已經趕到漳水以南,會合了楊端和將軍。如今,我軍形勢大好,已可對趙發動最後的總攻。諸將有何妙計,但說無妨!”

話音剛落,蒙恬應聲而起道:“如今趙軍士氣低落,逃散甚多,已遠不是我秦軍對手!未將之計是:圍番吾城,在途中伏擊灰泉山援軍。理由如下:因為灰泉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強攻不易,不如調大軍猛攻番吾城。番吾如今軍力大損,定然難以獨力抵擋我軍攻勢。而番吾若失、邯鄲北門就會洞開,灰泉山大營也獨力難支,所以趙蔥必然會率大軍支援,我軍就趁機在途中伏大軍與趙軍主力決戰。我眾敵寡、我昂敵沮、我逸敵疲之下,一戰可獲全勝!”王翦聞言不禁微微點了點頭,扶蘇心中也不禁大贊:“蒙恬現在年紀雖小,卻已露大將之才!”

就在此時,王賁卻道:“我有不同意見,我的計策是以大部兵力四面猛攻灰泉山,同時以小股兵力牽制番吾守軍。理由如下:灰泉山是趙軍首腦之地,是趙軍的戰場主要支撐點,雖原有兵力十五萬,但連戰皆敗之下兵力已然大損,而加上逃散甚多,兵無戰心,所以若舉軍猛攻的話一戰便可以破之。與此同時,以一部兵力在番吾城下牽制其守軍,若番吾趙軍出則以野戰滅之,若不出我軍便可全力攻打灰泉山。而只要灰泉山一破,趙軍的防禦體系必然立即崩潰,番吾也是破之易矣!”諸將聽聽王賁的這番語,也是點了點頭,聽起來也是頗為有理。扶蘇也心中暗喜:“不錯,不愧為名將之子!”

扶蘇又看了看正在沉思的李信,微微一笑道:“李將軍為何一言不發,有何破敵之策說來無妨!”

李信微微一笑道:“我的意思和蒙、王兩位將軍有所不同。我的策略是以一部步兵為主兵力牽制番吾守軍,然後遣大軍圍三闕一猛攻灰泉山。正如王將軍所說,灰泉山趙軍戰力已然大疲,在我軍全力猛攻之下,定然難以抵擋得住。趙蔥若然聰明的話,必然棄寨南逃,而我軍正好準備好精銳騎兵尾隨追擊,如此可用較小代價全殲灰泉山守軍。而灰泉山一破,番吾也是取之易也!”

扶蘇聞言撓了撓頭,有點發暈,好像各有各的道理,一時難以定奪。於是看了看王翦,而王翦也正好在看他,笑眯眯的王翦一臉詢問之意道:“公子聰慧,不知有何看法?”

扶蘇師出高人,近日又苦習李牧兵馬,用兵策略已然更加成熟,見王翦有心考問,笑了笑道:“蒙將軍所言是中規中矩的用兵方法,雖用恐怕亦會有較大傷亡,此是缺點;而王將軍所言有點行險,全軍四面合圍灰泉山,不論攻不攻得下,或何時攻下,單就傷亡恐怕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至於李信將軍所言,則有點以自己之心度敵將之腹的感覺,要是萬一趙蔥寧死不逃,打算死守營寨和我軍玉石俱焚的話豈不可慮!諸位將軍以為然否?”

諸將聞言一時嘩然,聽扶蘇之意好像對蒙恬、王賁、李信三人的戰法都不太欣賞,難道他自己有什麽好主意?王翦聞言也是目光中精光一閃,微微一笑道:“那公子可有良謀?”

蒙恬等人見扶蘇駁斥自己意見,雖然心中有些不快,但早已不敢小看扶蘇,便也豎起耳朵要聽聽扶蘇到底有何驚世良謀!

扶蘇看了看諸將,微微一笑道:“我的計謀可能比較復雜些,但運用的好的話,我軍的傷亡應該會非常之小。此計是連環計,第一招為:立即令楊端和部二十萬大軍從邯鄲東北渡漳水進擊番吾以北的常山等地,削弱趙國總體戰力,而留下韓騰將軍所部牽制廉越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