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連攻魚鱗陣

遠處的山頭上,春箋麗與寧小夢各自拿著一架望遠筒,看著那相隔遙遠的戰場。

戰場是浩大而又壯闊的,通過望遠筒,實際上也只能看到局部的廝殺,然而看到的就算只是局部,也只能用慘烈兩個字來形容。

雖然在心裏擔心著,但是這一場戰爭,她們並沒有辦法參與。她們已經做了許多事,然而這種正面沖殺的戰場,終究還是那些男人的事,而她們只能一邊擔心,一邊等待著最終的結局。

混戰之中,嶽青對上了一名使用狼牙棒的蠻族勇士,長槍與狼牙棒接連的幾次交擊,震得他手臂發麻。

兩方的戰馬幾乎是互相擦著,交錯而過,緊接著,嶽青與那發狠的蠻族勇士之間的距離,就在混亂中拉開。在他身邊,連著兩名敵人被長槍挑落,另一邊,一名寧家軍的騎兵被狼牙棒狠狠的、連人帶馬一同砸歪,撞倒了邊上的同伴。

兩方騎兵的廝殺,一下子變得混亂起來,雖然為了避免敵人騎兵隊己方本陣的沖擊,這樣的混亂是必須的,然而騎兵的對沖,對於華夏一方的確是非常不利的事。

方陣的後方,卻又有一大隊華夏步兵沖了出來,這些步兵分作兩組,一組拿的是長槍,一組拿的是盾牌和彎刀,長槍隔開戰馬,手持盾牌和彎刀的士兵以地趟法貼地滾去,專砍馬腿。他們並不沖入混戰的騎兵之中,而是沿著外圍,專砍對方那些被沖散的蠻騎。

與此同時,更多的蠻兵從後方殺來,寧家軍的後方,同樣也有新的戰力壓上,整個戰場進一步擴大,局面也愈發的混亂。

除了最前方的兩個方陣,整個大軍,寧江采用的是“魚鱗陣”的排列,出戰的兵力分作許多個小方陣,作戰時,後方的兵力按著不同的時機,次第往前添加,乃是以進攻為主,利攻而不利守的布陣之法。

這種布陣,兵力在中央集結,戰鬥中不斷往前推進,然而側後翼卻是己方的薄弱點,不過因為他們原本就是背靠己方大本營,弱點得到了一定的保護。

當然,對隨時都有可能從側翼襲來的、機動性極強的敵方騎兵的攔截,也是重中之重。此外,魚鱗陣中,主帥通常都是處在全軍的最後方,一般都是自身武力值稍差、或者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的主帥所采用,在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上,“武侯”諸葛亮便慣用魚麟陣,自身處在最後方,全軍卻保持著進攻姿態。

而對自身武力值比較有信心的曹操、李世民、薛仁貴等,對魚鱗陣則比較少用或者基本不用,在戰場上,他們大多都是處在全軍的中央又或是前端,其中,李世民與薛仁貴更是經常在最前方,親自帶著近衛,領軍沖鋒。

騎兵在專門訓練地堂刀的步兵的配合下,對敵人的精銳騎兵進行攔截和糾纏,步兵主力不斷推進,有效殺傷敵人,這就是寧江在這一戰中所采用的整體戰術,簡單,但顯然是有效的。

隨著前方鋒線的推進,以及後方兵力的往前補充,寧江站在木台上,十幾名士兵推著木台,台下木輪滾動,連續前移。

在木台的兩側,手持陌刀的督戰隊一字排開,隨之往前推進。督戰隊的後方,手持鮮紅大旗的騎手來回飛奔,讓前方兵將知道整個大軍底線的位置,同時也是態度鮮明的知會所有士兵……退至此線者斬。

鋒線的推移,每一步,都有大量的人死去。整個戰場的中央,犬牙交錯,彼此刺穿。

蠻軍之中,蒙郁一臉陰沉。

這是第一次有華夏兵,能夠與他的軍隊正面相持,甚至還占據優勢。

但是蒙郁並不急,雖然對面華夏軍的步兵主力占據著優勢,但想要在這場戰鬥中獲得最後的勝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蠻族的軍隊裏,並沒有督戰隊,也不需要督戰隊。在北面那萬裏銀川的兇險之地,每一個男子,都是從小被當成戰士來培養的。戰爭,是他們出人頭地、獲得財富的唯一手段,要麽搶奪其他部落的財富,要麽成為其他部落的奴仆,驕傲的站著或者卑微地跪著,全都取決於武力,千百年來,那萬裏銀川上生活的人們,全都是這般過來的。

戰場上的血性,深埋在他手下的這些蠻兵裏每一個人的血液裏。只要戰鬥還能夠持續下去,他們便會繼續戰鬥。

蒙郁深知,不管對面那些華夏兵的陣法是如何的精妙,只要不斷的相持,雙方的混亂是必然的,到那個時候,蠻族士兵的力量和耐性,將會決定著最後的勝利,必將是屬於他們。

事實上,他已經看到了對方在不斷的推進中,其方陣的逐漸散亂,雖然戰鬥到現在才開始慢慢變得混亂,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是這一趨勢無法逆轉,實際上,對方的推進已經開始一點一點的慢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