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四十四章 談判(五)

高昌廟碼頭的數十上海本地官員並沒有拍著徐一凡的馬屁。誰也不知道,徐一凡發了什麽痰氣兒,船抵碼頭的時候,看到這樣的情勢,居然穩坐船艙,不肯下船!

外頭還在大鑼大鼓熱鬧到了極點,大大小小的官吏墊著腳正準備一睹徐一凡風采呢,“江順”輪上面下來的卻是笑得尷尬的張佩綸,他和上海道上海關道寒暄了兩句,就傳了徐一凡的鈞諭,一切接待儀仗全免,他徐大帥此次趕赴上海和英國人談判名義上本來就是秘密的事情——雖然對於南方甚至北京官場來說,也就是掩耳盜鈴的。上海官場搞這麽一個排場,生怕全天下人不知道,是何居心?

徐一凡發威,上海官場自然作鳥獸散。身為徐一凡如此地位,擺擺這種派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誰也不會對徐一凡有什麽想法。反而自嘆倒黴趕上了徐大帥心情不好。

難道北京城那裏又傳來什麽變故,惹得徐大帥大動無名,結果連累他們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面?他們這些人算是看明白了,眼前這個局勢,他們要在徐一凡手底下討生活很久,上海官場是天下一等一的肥缺,又在徐一凡馬足之下,現在沒整頓上海官場是因為徐一凡還顧不到,等徐一凡騰出手來,他們再想法子那可就晚了!

在張佩綸的解釋下,這些上海官兒,北來投機的人物只有散去,徐一凡見不著,約張佩綸的飯局花酒一下就有十幾場邀約,卻被張大才子一個個含笑婉拒了。這些翎頂輝煌的人物一個個心裏頭七上八下的離開,一個個都在尋思琢磨,到底要做什麽樣出色的事情,才能撓到這位大帥的癢處?

上海兩個道台聯手準備孝敬大帥的臨時行轅,自然沒派上用場,就連李璇在上海置辦的公館,徐一凡也沒有去。在上海官場關切的目光當中,徐一凡竟然一直都在江順輪上,沒有離開一步。

有心人都知道,徐一凡是來上海談判的,據說大英帝國派來了一位首相特使和他聯絡。這是怎樣的聲光體面!不少人都拿此以為這是天下鼎革,徐一凡氣運正盛的表示。大英帝國是天下第一等的強國,各種搞洋務的印書館弄出來的世界地圖,代表英國的顏色遍布全球,就算不了解英國的真正實力之所在,看看地盤也就能知道個大概。更別說那些周遊於中國海面上的英國鐵甲兵船。單單一個日本水師,就將大清苦心經營出來的北洋水師打得近乎全軍覆沒,而日本水師兵船,幾乎全是在英國買的。而且日本水師的規模,遠遠不及英國水師一個零頭!

本來在大家心目當中的猜測,徐一凡現在還尊奉著大清的旗號,中樞實力已經毫不足懼,劉坤一死後,最後一點維持的希望都煙消雲散。至於譚嗣同的變法,明眼人都不看好得很。徐一凡遲遲還不正他的名分,多半還是擔心列強牽制,列強的態度,這麽些年和洋鬼子打交道下來大家夥兒也多少明白了一些。列強們還是希望這麽一個龐大和虛弱的帝國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有一個有一定權威的中央政府,但是對他們列強卻沒有多少抵抗的能力,各方交涉都以軟弱退讓為主,大清帝國被列強調教幾十年,除了偶爾小小反抗,基本還是符合這個要求。特別是列強都看明白了,大清作為一個種族政權,是最怕喚起民氣,抵抗列強的舉動!喚起民氣,以民族主義對抗西方列強,對於大清中樞來說,是一柄不折不扣的雙刃劍!

徐一凡的力量在大清已經算是獨步,還在陸上擊敗了日本的陸軍。可是大家都認為,徐一凡的力量比起列強來,那還是沒得比。他要更進一步,必須取得列強的諒解!

從北京棄職南下,準備來抱徐一凡粗腿的人物,已經帶來了北京朝廷現在對於列強的表現。不管是以前操辦交涉的老人,還是現在初掌權位的清流,都在拼命接好列強。康有為更是放言,如果對外交涉由他全權操辦,則朝鮮東北,可以列強共管,長江以南,反正現在是徐一凡的地頭,權益可以大量讓出,只要徐一凡能垮台,長江以南再多辟十倍租界又能如何?

可是東郊民巷的反應卻很奇怪,滿清中樞許出的利益,不少都是他們孜孜以求的。但是現在滿清破罐子破摔,他們卻有些不想接的樣子。不少人就是看列強態度反常的曖昧,才幹脆決定離開北京這條破船。雖然不見得非要上徐一凡的船,可是在上海租界看看風色,那是再好不過。

誰也沒想到,看風色的結果,卻是看到了英國的首相特使來和徐一凡談判!

大清的知識分子,甚至老於外交的人物,還難以理解全球的地緣政治態勢。英俄在亞洲的大博弈,他們最多隱隱約約有點感覺,但是還難以在腦海中建立起所有一切關聯在一起的亞洲政治模型。所以他們才對於列強尤其是英國態度的變化覺得那樣難以了解,到了最後,也只能歸結於徐一凡的氣數到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