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七十六章 亂臣賊子(下)

遼陽。

這座小城,已經徹底成為禁衛軍的兵站基地,整個奉天北部,甚至吉黑兩處的糧食,物資,所有能夠搜刮到的軍火,全部在朝這裏轉運。禁衛軍的騎兵已經直派到了四平一帶,蒼龍軍旗到處,各地原來執行地方行政的旗員們紛紛束手,徐一凡如狂風疾雷一般卷過東北大地,在人們還沒有習慣的時候,對這種鐵腕人物的第一反應就是服從。至於將來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其實說起來,僅僅東北本地的物資,發現的數量就足可讓人驚嘆了。自強洋務運動以來,中國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購買量只排第一,第二名都遠遠甩在後面。西方觀察家曾經驚嘆過,中國的步槍存量,遠遠超過歐洲常備軍最多的德意志帝國的步槍存量。除了中央在買,地方也在買,比如說光緒六年,山東巡撫曾經一次向德國洋行訂購了四萬五千支步槍,每槍再配一千發圓頭彈。再比如說在徐一凡那個時空,十七年後的辛亥革命,起義軍在雲南這個邊陲之地都發現了雲貴總督李經羲購買的數萬支步槍,格林炮,諾登飛炮,頓時就讓雲南地方部隊從一個混成協擴編出十幾個師的番號,清末添置的軍火,雲南地方部隊基本上一直用到了龍雲時期,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龍雲才重新大規模訂購軍火,為雲南軍隊換裝!

當時的中國精英人物認準了洋人恃以淩我的就是堅船利炮,這些精英人物就開始在這方面拼命花功夫。再說了,買軍火越多,報銷的門路就越多,回扣也就越多……

這些軍火,買來了之後,就四下囤積,到了後來,誰也摸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這些玩意兒,反正換一個督撫,要刷新軍政,再買一批軍火了事。除了李鴻章等寥寥幾個大員還知道怎麽運用這些武器之外,其它的,多半就是朝庫房一鎖了事,甚至自己都忘記了有這些玩意兒。

東北作為直面日俄的要地,特別是要防範北面的老毛子。璦琿條約不過就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丟了六十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老毛子比起英夷法夷更是兇殘,東北老人都還記得。那個時候,從黑龍江上飄下來的浮屍——老毛子硬生生的將那片土地上面的居民殺了個幹凈!

對龍興之地,朝廷輸送過來的軍火物資從來沒少過,而且多是步兵武器,年年送,月月送。堆積如山,可是少有人理這個茬。甲午戰起,要組吉林練軍和盛字練軍等野戰營頭,還有地方防營,亂哄哄的打開幾個倉庫,就馬上武裝起來了。剩下的還有多少,也沒有人關心查點,反正再向關內要就有了。

禁衛軍這次蝗蟲過境,徐一凡對兵站勤務的指示就是要盡力利用東北本地的軍資。楚萬裏坐鎮遼陽,也毫不客氣的到處派人搜刮。結果禁衛軍的戰果就是,在那些當地地方官都忘記的倉庫,軍資堆積如山!從老式的前裝步槍,到針式後膛槍,雷明頓槍,溫徹斯特連發槍,再到最新式的漏底快槍,簡直可以開一個槍械博物館了,完整的記錄了近代的槍械發展史。其它彈藥軍裝,同樣不計其數——在徐一凡那個時空,六年後俄國老毛子大舉占領整個東北的時候,清點繳獲到的一部分武器,就有步槍二十多萬支!到了日俄戰爭的時候,俄軍部分損耗,還從這些物資當中補充!

這些武器物資因為保管不善,已經損毀了不少,但是剩下的還足以支撐大軍作戰很長時間,而東北的幾個將軍,還在不斷的給中樞電報,叫苦說軍資匱乏,要求迅速補充!

凡是被禁衛軍搜刮到的物資,都在源源不絕的朝遼陽輸送,再轉發到前線。東北又是糧食出產豐富,軍食更加不用擔心。造成的局面就是遼陽簡直完全變成了一個兵站基地,天天往來著長龍一般的民夫隊伍,遼陽周圍幾十裏方圓的高粱地,都被踏成了平地。本來禁衛軍參謀本部設想從朝鮮補給遼南作戰大軍的想定,也被愉快的推翻。除了少量新式火炮的彈藥之外,其它的,基本可以就地解決。

————可是這樣,僅僅軍資不缺,就足以支撐禁衛軍取得這場戰事的全勝,戰勝一切敵人——不管來自內部還是外部的麽?

更或者,這最大的敵人,也許就是在禁衛軍的最高統帥,那位名滿天下的徐一凡內心當中?

楚萬裏站在太子河邊,背著手看著蟻巢一般的遼陽城。一向比徐一凡還要賊忒兮兮的面容,這個時候卻是安靜如水。

遼南諸軍軍心紛亂,徐一凡卻強行推動遼南會戰的消息,自然也傳到了他這裏。遼陽禁衛軍主力早就和錦州一線建立了聯系。

如果說在徐一凡喊出天下皆降,他獨不降的時候,那短短幾天裏,他成為天下仰望的中心,卷起這片土地的絕大風潮。那麽在光緒復位之後,才發現隨著潮水漸漸安靜下來,只有徐一凡和他的禁衛軍孤獨的站在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