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統之路 第十章 全局牽動(第3/4頁)

這時在徐州,每個人都顯得繁忙了許多。八個團動員後的補給工作,部隊外調後留守部隊防區的調整。地方上各勢力的聯絡工作。已經把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而雨辰更作為江北軍的中心,這些天來要接見無數代表各方面的人。閱看無數的文電。同盟會的黃興在上海作為這場風暴的中心人物之一,在上海也呆不住了。準備到徐州來和雨辰面商一些事情。而中山先生也因為鄂贛戰爭爆發,一時不方面再如約到達北京,也回到了上海。李烈鈞的行動,至少有一個目標達到了,同盟會的代表人物們,沒有都到北京和袁世凱表示友誼啦。他們都拿出全部的精神來處理這個事情。希望能得到一個良好的解決而不損害同盟會在地方上的實力。

袁世凱在北京接連發出了東、冬、江、支四份通電。一份口氣比一份嚴厲。剛開始只是嚴令李烈鈞退回原防,毋庸隨黃興查辦使進入湖北。後來就解除了李烈鈞的江西都督職務,命令由歐陽武代理。這也是他一貫老做法了,提拔敵人的下屬取代位置來分化。然後就是質問李烈鈞是否是打算暴亂起事,遂其所謂的“二次革命”的心願?最後一封電報幹脆就是明令討伐了。

李烈鈞也一一應對,先是說贛軍入鄂,只是為了調停湖北局勢。他已經接到黃查辦使命令,調贛軍入鄂。他是服從命令。後來袁世凱解除他的職務,他發動江西參議會這個工具去電請中央收回成命。稱中央國會未曾選舉決定之際,江西屬於地方自治區域,地方任官由參議會自舉,中央無權幹涉。當初北方有直隸五路軍人和直隸議會拒絕南方臨時政府任命的王芝祥督直的議案。當時這些事情本都是南方和袁世凱商議好的,但是袁世凱當時以直隸是地方自治區域,不能違逆民意的理由拒絕王芝祥督直。現在怎麽又在江西玩這個把戲?這個大總統是否還有公信力?

最後對袁世凱發出的討伐令,李烈鈞更是不屑一顧,自擬一電聲稱他出兵援贛,所作所為無一不是於法有據,合情合理的事情。先是中央發表黃興為查辦使,他奉調入鄂。鄂軍不顧中央命令,向贛軍交火,他被迫還擊。現在中央又一概推翻前命,認為他是掀起暴動的人物,這就是中央亂命,他不能接受!他還在通電中稱,現在北京臨時政府,所作所為已經將約法破壞無遺。

先是破壞責任內閣制度,發出命令而不經內閣總理副屬。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被逼出走。而袁氏內閣閣員居然也不按法總辭。接連換了兩個總理。又不經過臨時參議會通過而強行推動大借款事宜。呼籲馬上就召開正式國會大選,只要責任內閣正式成立。他願意接受責任內閣的調查,如責任歸己,甘當一切後果。斧鉞加身,在所不辭。

口水帳打到這個份上,已經沒有再互相攻擊的必要了。一切都看戰場上面槍杆子說話罷!

而同盟會中山先生呼籲的是兩軍就地停火。由北方的段祺瑞陸軍部長,和南方唯一節制兩省的巡閱使雨辰共同組成一個代表團查辦鄂贛戰爭事宜,一切付諸公論。他的這個提議一提出來,頓時受到同盟會勢力的支持,而南方各地方勢力代表也紛紛附和。同意這個提案。陳炯明、孫道仁這兩個同盟會派系的都督,更是聯名電請中央,請北軍不要南下,說南方都是地方自治區域,將來政體如何,需待國會正式選舉成立,擬定正式憲法之後再做決定。現在宜一切維持現狀。若北軍南下,難免騷動南方人心,於國事大不利。而他們確保,只要北軍不南下,一定勸李協和就地停火。等待南北雙方共同組成調查團進行查辦。

北方這時才清楚的發現,南方這些省區,都在地方自治的旗號下漸漸凝成了一團。而那個始作蛹者,就是現在看似在徐州安分守己,不發一電,不動一兵的江北巡閱使雨辰!

雨辰可是得意的很。現在這個局面對他算是最理想的啦。李烈鈞雖然在湖北計劃動手。但是如果沒有他的軍火和金錢支持,是打不起來的。因為自己在蘇皖兩省作為堅實的靠山,李烈鈞才敢毅然動手的。如果象真實世界中的歷史,蘇、皖同盟會力量薄弱的話,李烈鈞那麽膽氣剛烈的人物,也是到退無可退才開始二次革命的。自己確實已經深刻的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現在同盟會孫黃沒有北上,和袁世凱的合作就無從談起。南方現在都打著地方自治的旗號。真有些同氣連枝的味道。袁世凱的統治基礎已經削弱成這樣……要是到南方勢力再真正的掌握了國會又如何?可能那時的名份大義就完全在自己這邊了吧。那時,才叫真正的攤牌,而不是現在,還要藏在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