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戰爭的考驗(第3/6頁)

軍隊被困6個月後,傷亡慘重,不得不撤離回國。丘吉爾被免除海軍大臣的職務,他的政治生涯似乎將要提前結束。

1916年5月31日半夜左右,兩岸的船艦離開了北海港口,位於斯卡帕灣和因弗戈登(Invergordon)的大艦隊,位於福斯由貝蒂上將統領的戰列巡洋艦,位於威廉港由希爾上將(AdmiralScheer)統領的德國公海艦隊也都陸續離港。德軍希望誘捕一支英軍艦隊,英軍通過無線電情報獲悉德軍艦隊起航。傑利科上將的艦隊有24艘無畏戰艦,其中附帶3艘戰艦;貝蒂上將有4艘“伊麗莎白女王”級別的戰艦,這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戰艦,除此之外還有之前戰鬥留存下來的6艘戰艦。第二天下午很早的時候,一艘來自中立國丹麥的商船在返程時,被北海兩岸的巡洋艦發現。分駐兩岸的英、德艦隊均派遣船艦出航調查,在中途遇到對方才發現威脅,隨即各自歸隊。很快就有重型炮彈從兩岸射出,無辜的“海峽”號(N.J.Fjord)商船陷於炮火之中。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海戰爆發了。

這兩支戰列巡洋艦力量迅速開始行動起來。弗朗茨·馮·希佩爾(FranzvonHipper)海軍上將指揮德國艦隊,試圖引誘貝蒂上將向南行駛撞上德軍戰艦。盡管由於信號錯誤、處境被動,貝蒂將軍還是胸有成竹前往迎戰,4艘巨大的“伊麗莎白”號戰艦最初並未隨行。德軍比貝蒂上將缺乏訓練的艦隊更快一步確定海戰範圍。就在4點鐘之後,炮彈穿破了“不倦”號(Indefatigable)戰列巡洋艦上的輕型甲板,隨後便發生了震人心魄的海船爆炸。20分鐘之後,“瑪麗女王”號也遭此厄運。厄尼·查特菲爾德(ErnleChatfield)是貝蒂上將的旗艦艦長:

我當時就站在戴維·貝蒂上將身邊,我們剛好轉身,都看見了這慘不忍睹的一幕。我有朋友在“瑪麗女王”號上,我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如果我們在“雄獅”號(Lion)上,那該有多幸運。

貝蒂上將轉身對我說:“今天我們的艦隊似乎出了點兒狀況。”這句話既不需要評論也不需要回答。50

隨著德國艦隊主力頂著蒙蒙薄霧出現,貝蒂上將不得不駛向傑利科上將的艦隊,更糟糕的事情也即將發生。距離北部還有數英裏的大艦隊主力,仍然組成6個縱隊,每隊4艘船,形成巡航隊形。此時,傑利科上將不得不做出判斷,戰鬥中應該對哪一方進行戰略部署。盡管偵察巡洋艦傳來的消息很不可靠,但是傑利科上將仍可以據此來挑選北部地區的港口。這裏的港口可以讓他穿過敵軍的T形艦隊,部署大面積的舷側火藥以對抗敵軍先鋒主力;不過這也只能是微弱的反擊,最終還是會被粉碎。但是這次德軍很是震驚,因為他們沒能成功重創貝蒂上將的戰列巡洋艦,反而讓自己被困於陷阱之中。整個艦隊必須進行180度大轉彎,所有船艦同時轉向並釋放煙霧。這種操作英軍從來沒有嘗試過。傑利科上將窮追不舍,但是英軍的厄運並未結束。就在傍晚6點半之後,傑利科上將麾下的戰列巡洋艦“無敵”號(Invincible)在遭遇“德弗林格”號(Derfflinger)和“呂佐夫”號(Lutzow)的炮火襲擊之後發生爆炸。當時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樂手格林(A.C.Green)就在“赫拉克勒斯”號(Hercules)戰艦上。

上頁為貝蒂上將的日德蘭海戰部署圖。他的巡洋艦隊從左邊進入戰場,在被德國艦隊追逐北轉之前一直是向南前進的,隨後加入傑利科的大艦隊,我們可以看到艦隊由5個縱隊合並為1個。(康威)

“赫拉克勒斯”號隨著艦隊經過時,我看見“無敵”號被炸成兩半,沉在水裏,很多年輕人在上層甲板上呼喊喝彩,這時從橋上傳來船長的喊聲:“不要再幸災樂禍了,那是我們的船!”之前從未想過德國人竟然會擊沉英艦——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觀點……51

現在希爾上將從海軍基地出發向東行進,可能是想經過英艦尾部。但是他發現自己將再次穿過T形艦隊,再次撤離戰場。這一次希爾上將啟用驅逐艦和魚雷快艇對付大艦隊。因此,小心謹慎的傑利科上將改變航向,讓公海艦隊(HighSeasFleet)有機會逃走。就像下層甲板上的人看到的那樣,這場海戰讓人一頭霧水。

事情發生得很奇怪,但也很有趣。你只能看清自己所在的範圍,但是我從沒見過像驅逐艦這麽快的速度,地雷引爆後出現一片火海,“毀滅者”號(Destroyer)不復存在了。船艦行駛速度都很快,但也被敵軍戰火所阻礙,你能看見的地方沒有戰艦,只有一片渾水,而那就是數百名戰士所在的地方。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