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荷蘭戰爭(第3/6頁)

就像日記所展現的那樣,佩皮斯在生活、工作兩方面都能順心遂意,即便在最險惡的政治環境中也能遊刃有余。很快,他開始鄙夷希興裏(SeethingLane)海軍辦公室裏的那些同事,他們多是水手出身,對陸地上的事務一知半解。佩皮斯煞費苦心學習,各個領域都有所涉獵。佩皮斯的摯友,造船工程師安東尼·迪恩(AnthonyDeane)給了他一份造船學手稿,並贈言:“不掩藏任何可以壯大實力的東西。”在成功避開第二次英荷戰爭中的事故責任後,佩皮斯的官位更加牢固了。

佩皮斯發現周遭腐敗之風盛行,自己也難以明哲保身;但好在他能分清何事會對海軍造成實際損害,從而不去觸碰底線。

佩皮斯不但做事高效,也注重細節。他開始思考海軍改制的一系列問題,並富有遠見卓識,其中包括:官員的職業化、先進技術在艦船制造中的應用、修船廠的服務能力以及支持全部工作的財政運作。盡管世事不盡如人意,他的性格也並非完美,但他確實為了改革海軍鞠躬盡瘁。

塞繆爾·佩皮斯,根據戈弗雷·內勒(GodfreyKneller)爵士1689年的繪畫雕刻而成。1689年,佩皮斯離開他的書記官職位,進入了海軍部委員會。(康威)

佩皮斯害怕記日記影響視力,便在1669年停止寫任何東西。次年,妻子伊麗莎白去世。他繼而與瑪麗·斯金納(MarySkinner)私通,她哥哥曾為清教徒約翰·彌爾頓(JohnMilton)效力。因此他生命中兩個重要的女人,一個信奉天主教,一個又為清教徒,是當時截然相反的兩個極端。然而佩皮斯的女人又何止兩位,他一生風流韻事無數,甚至與女仆都曾有染。除此之外,他還熱愛戲劇、音樂和美食,總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盡享生活。

1673年,約克公爵下台,英王接管海軍大部分工作,佩皮斯升任海軍大臣,並通過競選成為下議院議員,以此來擴大影響力。他資助了英國皇家學會(RoyalSociety)、三一學院(TrinityHouse)和皇家數學學校(RoyalMathematicalSchool),但佩皮斯最卓越的貢獻還在於1677年建立起了官員結構規範,並且影響議會通過法案又新造了30艘艦船。

1679年,在“教皇陰謀”的可怕迷霧中,佩皮斯和迪恩因被指控向法國泄露軍事機密而鋃鐺入獄,被關押在倫敦塔內整整一年,直至罪名得以澄清。

1683年,佩皮斯將轉移到丹吉爾(Tangier)的移民事務料理妥帖後回到政府崗位上。雖然一如既往地誇大自己的成就,佩皮斯還是於1684年被重新任命為海軍大臣,並且建立了特別委員會,整修近幾年來疏於維護的海軍艦船。當約克公爵繼位,成為詹姆斯二世時,佩皮斯仍留任原職。雖然他駁回了詹姆斯親天主教的多項政策,但其權勢在新政權下仍日漸壯大。

在格林尼治俯瞰德特福德(Deptford)的照片,由老簡·格蕾菲爾(JanGriffier)畫於17世紀末。自左向右分別是:英國皇家天文台、聖阿爾菲奇大教堂、英女王官邸和海軍醫院第一街區。(國家海事博物館,BHC1817)

但是在威廉和瑪麗上台執政後,佩皮斯被迫卸任,此後的14年間都過著退休生活,曾經規劃要撰寫的海軍史也不了了之。1825年首次出版的佩皮斯日記,倒是堪稱海軍史中最為詳盡的作品。日記中,佩皮斯分明是一位追求享樂、風流多情的男子,斷然看不出曾位高權重,甚至為18世紀英國海軍的發展定下了基調。

國王胞弟約克公爵詹姆斯被任命為海軍大臣,全權統領英格蘭海軍。

在隨後幾年中,佩皮斯得以近身了解詹姆斯。雖然詹姆斯的個人魅力和才智不及其兄,但他對海軍的一片赤誠及其兢兢業業的態度也讓佩皮斯誠服。由此看來,兄弟二人對船業的興致倒是一致。在回國時,荷蘭曾贈予查理一艘名為“瑪麗”號(Mary)的帆船,由此英語中引入了一個新詞“yacht”(遊艇)。此後,國王建造了更多的皇家遊艇(多以其情婦之名命名)。佩皮斯手下約翰·伊夫林(JohnEvelyn)在1661年10月的某篇日記中寫道,

今晨與陛下同乘帆船(或稱遊艇),這是陛下眾多遊艇之一。遊艇本是荷蘭之物,用於遊玩賞景甚佳;在荷屬東印度公司贈予殿下之前,英人未曾見聞。今日,此艇將與陛下另一艘新建的護航艇以及約克公爵的船競航,賭注為100英鎊,航程從格林尼治到格雷夫森德(Gravesend)一個來回。陛下的遊艇在去航時由於風向作弄,稍顯落後;但在返程時順風得勝。35

很多有錢人都仿效國王建造遊艇。其中莫當特勛爵(LordMordaunt)便是一例,勛爵在1681年建造了一艘排水量超過500噸的遊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