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穿山甲不出手,還以為是王八(第3/5頁)

諸葛亮在山上看了,一聲嘆息。

唉,敵人是被消滅了,但是用這麽殘忍的手段去消滅他們,卻是得不償失。

以三萬人的性命,換取一個人的回心轉意,這個人心工程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孟獲也驚呆了。在火光中看著烏戈國人幾乎種族滅絕,他覺得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不錯,諸葛亮的計謀是空前絕後的,但是以這樣的手段取勝,未免太殘忍了……

孟獲發誓,要諸葛亮給他一個道歉,否則他將復仇到底。

這是等價交換。很公平。

諸葛亮沒有與孟獲見面。

第一次,他沒有以勝利者的身份與孟獲見面。

諸葛亮在自責和羞愧。

人世間不爭是爭,爭是不爭,爭來爭去,仇恨不但未能消弭,反而不斷放大,讓更多無辜的人卷了進來,意義何在呢?

很多時候,他在匆匆趕路,以為戰勝一切便是勝利,卻不知思考勝利比勝利本身更為重要。

諸葛亮決定,放棄孟獲,放棄那個遙不可及、難以完成的人心工程。

為了更多人能在這個世上生存下去。

雖然,一個人的翻然醒悟很重要,但是更多人的生命更重要。

所以諸葛亮沒有給孟獲一個道歉,而是給所有死於戰爭的無辜者一份深深的歉意。

人力可以窮盡,天意難以定奪,諸葛亮意興闌珊,棄子認輸。

他決定班師了,就讓孟獲在這塊土地上繼續存在下去、叛逆下去吧。總之,不能再死人了。

諸葛亮安排了一桌酒席,請孟獲、祝融夫人、孟優、帶來洞主及其追隨者享用。

這些人跟他演了這麽長時間的捉放戲,每個人都表情真切,可以說演得絲絲入扣、催人淚下,很成功。但諸葛亮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演失敗了。

用情過深、用力過甚了,演砸了。

所以他沒有出現在酒席上,而是讓傳令官傳出話來,說:“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吾之大罪也!”

又說:“丞相不得已而用此計,大損陰德,故面羞,不欲與公相見。”

孟獲翻然醒悟。

在最後時刻翻然醒悟。

他在酒桌上終於哭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真是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這樣的戰爭,沒有誰是勝利者,大家都是失敗者。

而現在他和諸葛亮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停止遊戲。

這場死人太多的遊戲。

於是,化幹戈為玉帛。七擒七縱的故事至此畫上句號。諸葛亮沒有想到,他一直以來孜孜以求的人心工程在最後決定放棄的時候卻意外地成功了,並且是雙倍的成功。

不僅拯救了孟獲的心靈,也拯救或者說凈化了他自己的心靈。

最後的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因為孟獲熱淚盈眶地說:“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某子子孫孫皆不復反矣!”

這樣的話語毫無疑問是動聽的,也是諸葛亮所需要的。但是長史費祎卻認為眼淚只能感動一時,不能維持永久。在仇恨與仇恨之間,僅靠眼淚來稀釋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要有制度保障。

他建議,在此地設置官吏,與孟獲一同參與管理,以昭示蜀國國家主權的存在。

諸葛亮不同意。

不錯,國家主權是很重要,可設置官吏就能保障國家主權的存在嗎?諸葛亮不相信。

就像他不相信打敗一個人就可以打垮他一樣,諸葛亮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土地的收復而是人心的收復,要是為開疆拓土而來,他需要對孟獲七擒七縱嗎?

所以他不是為征服這片土地而來,是為征服土地上的人而來。

關於這個問題,諸葛亮向費祎提出了“三不易”說:一是設置官吏就要留兵,保持武裝力量。可如此不毛之地,兵糧無法籌措,怎麽留得住兵,此為一不易;二是設置官吏不留兵的話,則蠻人在歷次與蜀人的戰鬥中死傷累累,必定懷有宿仇,矛盾一旦激化,則成禍患,這是二不易;三是蠻人既與蜀人有宿仇,設置官吏也好,留兵也好,只能加重他們的疑心,效果將適得其反。所以要真正治理好這片蠻荒之地,只能是無為而治。

費祎恍然大悟,第一次對“無為而治”四個字產生了新鮮的理解。

的確,對待仇恨,不能以仇恨的方式去化解。無為而治表面上是不治,實際上卻是最大的治理。因為它表現出來的是對人心的尊重和寬容。

諸葛亮長袖善舞、舉重若輕,將復雜的政治問題簡單化和人性化了。這是功力,也是修養。

體現了大國氣度。

雖然當時的蜀國還稱不上大國,但毫無疑問,諸葛亮具備了大國丞相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