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堅定錯誤不動搖(第3/5頁)

也許是在看他的笑話——接受了曹丕的領導,就讓曹丕出頭來幫你好了。有事別找我們。

孫權感慨——“周郎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今呂蒙已亡,無人與孤分憂也!”

這似乎是人才危機的一種表達,但對孫權來說,現在是人才和人氣雙重低落的時候。他真真孤立無援了。

為情感而戰

有一個帥哥突然跳出來,聲稱要幫助孫權打敗劉備。

帥哥今年二十五歲,叫孫桓。官授武衛都尉,是孫權手下等級偏低的將領。

孫權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把寶押在他身上。因為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孫桓可以承擔如此重任。

他所具備的,只是勇氣。

在這個世界上,勇氣真的可以戰勝一切嗎?

也許可以。也許不可以。因為有兩句話是這樣說的——

狹路相逢勇者勝。

有勇無謀。

這兩句話分別昭示了勇氣的兩種結果。孫權不知道孫桓會屬於哪一種。

但孫桓最後還是出發了。帶著二萬五千軍馬,頂著一個左都督的頭銜出發了。

因為孫權別無選擇。

人世間的很多事都是別無選擇,只能順其自然往前走。一方面孫權想多給孫桓一些兵讓他有所作為;另一方面他又怕給多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就給了他這點兵。

尷尬的二萬五千軍馬。

雞肋般的二萬五千軍馬。

孫權似乎是買一個希望或者說好手氣。最起碼,孫桓不要敗得太難看。

孫桓卻非常對不起孫權。因為他毫無懸念地敗得很難看。

被打得受困於彝陵,同時另一將領朱然大敗於江中,二萬五千軍馬差不多都死翹翹了。

孫權簡直欲哭無淚。買彩票也沒這麽慘的。孫桓打的是劉備嗎?錯!他打的是寂寞。寂寞無敵。

只好又派兵遣將。這一次是不管願不願上,敢不敢上、該不該上拉過來就上。韓當、周泰、潘璋、淩統能走得動路的都上了。正將、副將、先鋒、後應各個位置都安插上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甚至連患了痢疾、拉肚子不止的甘寧也拉過來硬上了,給了個救應的位置,算是有所照顧了。

出兵十萬,比上次的多四倍。

孫權希望這次是真的有所收獲,十萬啊,買彩票的話大獎幾率很高的。

起碼,不中大獎,小獎也該有一串。

卻是倒吸一口冷氣。

因為劉備太強了。

劉備的大部隊,從巫峽建平開始,直接彝陵界分,全長七十余裏,共聯結四十多個營寨,可謂浩浩蕩蕩。十萬吳兵在如此的浩浩蕩蕩面前,再次成為雞肋。

甘寧一邊看一邊不停地拉肚子,覺得自己是真不行了。

最後果然不行了。

死了。

不是拉死的,是被劉家軍的箭射死的。

在一場血戰過後。

與此同時很多吳軍也死了。所謂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韓當、周泰一夜之間發現自己成了光杆司令。

當然最痛苦的人是孫權。唉,人世間的很多事情,死去的人不痛苦,活著的才痛苦。因為需要承受。

承受活著的苦難。

當然人生就是承受苦難和解決苦難。如果能夠解決的話。

孫權嘗試解決,以非戰爭的手段。

的確,在這個世界上,解決苦難的手段有很多,但歸納起來只有兩條:戰爭的;非戰爭的。當戰爭的手段行不通時,只能用非戰爭的手段解決。

有兩個人被推出來當了替死鬼。

範疆、張達。

這兩個在黑夜裏用刺刀結果張飛性命的人這一次驚駭地發現,人生是不可靠的。

以為棄暗投明,以為孫權是自己的保護神,一不留神自己竟成了孫權的保護神——孫權要把他倆綁起來交給劉備去處理。另外準備交給劉備的還有:

張飛首級;

劉夫人;

荊州。

孫權希望劉備能夠笑納,以此換取和平。

哪怕是短暫的和平。

劉備接受了張飛首級。還有範疆、張達。

此二人在承受了人世間最痛苦的刑罰之後去見張飛了。

但是其他的東西劉備都沒要。他要的還是復仇。

要孫權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劉備看來,戰爭有兩種。一種為利益而戰,一種為情感而戰。前者是理智的,後者是瘋狂的。

是不可以談判的。

劉備這次帶來七十五萬大軍孤注一擲,打的就是後一種戰爭。

很瘋狂。

如果從利益的角度出發,他完全有更好的選擇。但劉備都無視了。

因為他不是別人,他是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