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交易(第4/5頁)

曹操決定有容乃大,做天下豪傑的容器。當然這決定下得比較悲壯。因為說到底,它是個有風險的決定。都說潛龍勿用,什麽意思?那是要防備被潛龍茁壯成長後咬死啊。所以曹操只能與龍共舞,跟劉備玩口蜜腹劍那一套。

這樣的感覺,讓他痛並快樂著。

向世界要理由

劉備做了豫州牧。

這是曹操推動的結果。曹操上表獻帝,把劉備“發”到豫州去做一方諸侯。與此同時,曹操開始準備進攻了。

進攻呂布。在曹操眼裏,呂布不是個英雄,而是小偷。偷了徐州之後正在那兒沾沾自喜呢。

曹操很不高興。因為在他眼裏,徐州不是可以拿來流轉的,更不是拿來偷的,徐州只能拿來毀滅。

他的殺父之仇還沒報呢,陶謙還在徐州城裏埋著呢。他需要給他們來一個毀滅。

但是,毀滅未遂。

因為有一個人死了。張濟。

作為陜西將軍,張濟曾經護駕有功。只是很遺憾,他的功勞很快就煙消雲散了。獻帝被曹操劫持到許都去了,張濟只得發動“二次革命”,誓將獻帝再次搶回來。

“二次革命”進行得艱苦卓絕。因為他的革命對象實在是太強悍了。

在攻打南陽的戰鬥中,張濟同志身先士卒,一直沖在最前面。結果,一塊石頭從一個不長眼睛的曹兵手中扔出,砸在了張濟同志的眼睛上。所以,張濟同志死翹翹了。

為什麽一個人的眼睛被砸竟可以奪去他的生命。張濟的侄子張繡想要一個理由。

張繡是這樣一個人,有事沒事的時候老是伸出一只手來,令人誤以為他是在乞討。其實不然,他是在向這個世界要理由。

張繡認為,凡事你必須要給我一個理由。你不給我理由,那我就給你說法。

張繡起兵了。目標是曹操。

因為曹操沒給他一個張濟死去的理由。

當然,對曹操來說,他沒必要給任何人理由或者說法。

不管是死是活。

畢竟,這是個適者生存的世界,每個人的存在或消失都是天意,與他無關。

同時,對於張繡的起兵,曹操也是不屑一顧的。

因為力量的不對稱。

世事往往是這樣,一個人重視另外一個人不是因為對方長得帥,而僅僅是對方夠分量。

很顯然,在曹操眼裏,張繡不夠分量。

但是很快,曹操就對張繡刮目相看了。

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是一群人來了。

江湖知名的謀士賈詡站在了他身邊。這個傳說中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在消失了一段時間之後再現江湖,令人不敢小覷。

劉表也來了。劉表總喜歡趁火打劫。此番他與張繡聯盟,屯兵宛城,目的性很明確,就是要打秋風。

曹操頗費思量。他倒不是怕了他們,而是有所顧忌。

因為現在去打呂布已然不可能了。

可要打張繡他們,就可能嗎?呂布會不會趁他征伐張繡的時候,也趁火打劫呢?

曹操感受到了深刻的孤獨和猶豫。

唉,人生無非是兩種境界:孤獨和猶豫。

不在孤獨中猶豫,就在猶豫中孤獨,雄心壯志如曹操者,也逃不脫這樣的境界。

他只能一聲嘆息。

荀彧沒有感受到孤獨和猶豫。

因為他是謀士,頂尖謀士。

頂尖謀士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不和困境在一起。他們是困境的天敵。

在打張繡還是打呂布的問題上,荀彧以為,張繡是值得打的,呂布可以不用打。

因為後者要的並不多。

就像一條狗,樣子兇狠沖你而來,這時候你最好的選擇不是挽起袖子去打狗,而是扔出一塊骨頭。

在這個世界上,是狗就愛肉骨頭。

曹操恍然大悟,不再猶豫。

投降吧

可以說,一塊肉骨頭解決了曹操的心病。在得到加官封賞之後,呂布答應絕不找曹操的麻煩。

只要曹操以後不找他的麻煩。

曹操無語,這是含義豐富的無語。

一方面,他不能給呂布承諾。

另一方面,他對此人的智商無語了。

在這個世界上,誰能保證誰的將來,誰又能給誰的將來一個承諾呢?

曹操自問,不能。

因為他自己的將來也不能保證。

對於他來說,所謂的人生就是解決眼前一個又一個麻煩,直到某一天戛然而止。他解決了所有的麻煩,或者他被麻煩解決了。

十五萬曹軍出現在張繡面前。

張繡沒有慌張。

他對數字沒有概念。

十五萬和十五有區別嗎?

也許有。也許沒有。要看一個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