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有志青年最大的問題

交易成功了。

孫策在失去傳國玉璽的同時,得到了袁術借給他的三千兵、五百匹馬。

沒有人知道,在這樣一個亂世,這點區區的武裝力量夠幹什麽。

但孫策自己知道,他可以成事。

他的夢開始了。

孫策的夢想是擁有江東,進而擁有天下。

夢想的路很長,最關鍵的是邁出第一步。

他邁出去了。帶著借來的三千兵、五百匹馬,邁出去了。

很快,他就有所收獲。

孫策收獲的不是勝利,而是人才。

大漢末年,什麽最貴?人才。頂尖人才。

孫策得到的第一個頂尖人才是周瑜。這個後來為他建立了江東基業的年輕人此時也在路上尋尋覓覓,為自己的夢想找一個依托。

他們一拍即合。

隨後張昭、張紘加盟,使得孫策的底氣足了不少。

任何時候,團隊的力量都遠勝於個人能力,孫策願做這個團隊的職業經理人。

他繼續招賢納士,上演一出出求賢若渴的感人劇目。

很快,經典劇情產生了。這一回,和孫策演對手戲的這個人是太史慈。

太史慈是個有志青年。通常,有志青年最大的問題是懷才不遇。

太史慈就懷才不遇。

自解北海之圍後,懷才不遇的太史慈來到前揚州刺史、現曲阿地區最高領導人劉繇手下,繼續懷才不遇。

在這裏,他歷史性地與孫策遭遇,並成為後者的俘虜。因為孫策打的就是劉繇,而太史慈保的就是劉繇,所以他們的關系只能是勝者與敗者的關系。

現在,在孫策的營寨內,這一對勝者與敗者四目相對。

勝者的眼裏沒有傲慢。

敗者的眼裏沒有屈服。

太史慈不承認自己是敗者,他只認為自己懷才不遇。

曾經,在戰前太史慈請求劉繇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成為前部先鋒,一展身手。但是很遺憾,劉繇輕視了他。

劉繇輕視他的原因只有一個,太史慈太年輕,不可以為大將。由此,在這場戰爭中,太史慈心酸地發現,一切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不錯,現在他是被捉住了,但他不承認自己是個敗者。

因為,劉繇沒有給他一個一展身手的空間。

孫策也不認為自己是個勝者。

因為一個真正的勝者,勝的不僅僅是敗者的身體,還應該包括敗者的心靈。

很顯然,眼前的太史慈心裏不服。

孫策就想辦法讓此人心服口服。他接下來做了兩個動作:解開綁在太史慈身上的繩索;將自己身上的大衣脫下來披在對方身上。

太史慈無動於衷,孫策的這些統戰動作並不能真正打動他。因為太史慈要的不是這些。

孫策當然知道太史慈要的是什麽。空間,孫策答應給太史慈空間。他要終結此人懷才不遇的歷史,就像他終結自己那段歷史一樣。

一個人必須要走出來。

孫策以為,人生選擇的第一步是要走出來,第二步則是相信他人。

“希望你相信我,不再懷才不遇。跟我一起幹,我們共同搏一個美好明天。”孫策看著太史慈的眼神很熱烈。

太史慈終於心動了。

這個孫策,貌似很有容乃大哦。難道他真是我苦苦尋找的那一個人嗎?

也許是。也許不是。太史慈需要一個判斷。

他向孫策提出,先放他回去,他手下還有一幫兄弟要招呼過來。明天中午十二點,他將帶著他們,重新回到這裏。

孫策沒有說什麽。或者說,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在他聽來,太史慈漫不經心說的這一番話無異於一道考題,一道針對他的考題:是否有容乃大,現在放人說話。

人生煩惱此璽始

孫策放人了。

他之所以放太史慈回去是因為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放走他,還有可能得到這個人;不放走他,他將永遠失去這個人。

不錯,得到一個人,就是要得到他的心。孫策現在是為心而戰。

為心而賭。

太史慈走了。

沒人相信他還會回來。

除了孫策。

第二天中午十二點,毫無疑問成了評判孫策和寨中眾人誰對誰錯的時間原點。

太史慈還會回來嗎?亂世之中,除了詐術,是否還有誠信?

結果,孫策贏了。

太史慈帶著他的手下在太陽升得最高的時候來到了他的面前。

不給一句解釋,很自然地就回來了。

就像回家一樣,就像孫策是他的家人一樣。

孫策落淚了。

為自己沒有看走眼。

也為這亂世中罕見的誠信之花怒放在他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