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四十九節 豪傑(第5/6頁)

這聲音對魏忠賢來說無疑於皇恩大赦,他一下子從地上彈了起來,嘶聲喊道:“袁崇煥!欺君罔上、擅主議和、頓兵不戰、縱敵長驅。罪當——斬首,兄弟妻子流放三千裏。”

天啟把腦袋從雙手中擡了起來。掉頭看著面前的魏忠賢。後者見狀趕緊跪著膝行了幾步,叫道:“萬歲爺,當速發錦衣衛,立刻把袁崇煥下詔獄,窮治其罪!”

不料天啟竟然搖了搖頭,這些天來皇帝原本一直很開心,但現在話語裏又再一次充滿了無盡地疲倦:“這不是遼東巡撫一個人的問題。寧遠之戰,袁崇煥擅自拿滿帥三分之二的首級去給關寧眾將請功,這次袁崇煥又私分滿帥的首級……而且他做了這麽大的事情,吾竟然會一點也不知道,一點也不知道啊。哈,吾竟然還下令詔告天下慶祝“寧錦大捷”,哈,天下萬邦,到底會怎麽看朕,他們會視朕為何物啊?”

說著天啟又掉頭看著魏忠賢,輕輕地問道:“除了一個忠心耿耿的滿帥,朕養了這麽多禦史,遼東都司府這麽多官員,為什麽沒有一個人告訴朕真話?為什麽朕會什麽也不知道?”

大汗從魏忠賢額頭滾滾而下,他咬牙切齒地說道:“萬歲爺,微臣敢請萬歲爺把此案交給微臣,微臣一定窮治此案,定不讓一個奸人漏網!”

“也包括你麽?”天啟突然憤怒地吼了一聲,站起來戟指朝著維忠賢正要呵斥,卻猛地爆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嗽,這次地咳嗽來得如此猛烈,聽起來就像是要把肺都噴出來一樣。

周圍的太監們連忙過來扶著皇帝坐下。等天啟緩過這口氣之後,魏忠賢又跪在地上磕頭,同時還在哭喊著:“微臣罪該萬死啊。”

現在天啟眼前直感到天旋地轉,他用力吸了幾口氣後感覺腦袋稍微清醒了一些,但腿腳仍是發軟。他喘著氣無力地說道:“吾就知道,那些外臣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一百個裏面也沒有一個可靠的,所以才重用你們這些中官,希望你們能為朕分憂,想不到啊想不到……你們竟然中外勾結!”

天啟的聲音雖輕,但對魏忠賢來說卻像是天打雷劈一樣。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萬歲爺。微臣一片赤膽忠心,絕無此事啊。”

“那東廠都幹什麽去了?北鎮撫司又在幹什麽?”天啟眼前開始一陣陣地發黑,說話地聲音也變得斷斷續續的,但他卻感到思路比往日靈敏許多:“啊,對了,前幾天袁崇煥上奏疏說要給你立祠,估計也塞了你不少銀子吧?”

“可是微臣沒有答應他啊,萬歲爺,微臣真的冤枉啊。”魏忠賢趴在地上不停地哭著。他拼命為自己辯白道:“微臣懇求萬歲爺窮治此案,還微臣一個清白。”

“窮治此案?哈,朕剛剛詔告天下寧錦大捷,跟著就窮治此案?”天啟嘲諷地笑了兩聲,突然發出了一聲厲喝:“李進忠,你不要臉,朕還要臉哪!”

李進忠是魏忠賢飛黃騰達以前的名字。聽天啟這麽稱呼他,魏忠賢知道皇帝已是勃然大怒,他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頭上鮮血和汗水混在混在一起。魏忠祥知道天啟心腸很軟。只要自己拼命認錯,就這樣混過這一關的。

“這袁崇煥是不能用了,但這不全是他的錯,如果不是你們中外勾結,他斷斷然沒有這個膽子!所以欺君罔上這個罪,朕不能讓他一個人擔。這不公平。”

天啟突然又來了精神,他站起來急速地轉了幾個圈子,昂著頭對身後地魏忠賢吩咐道:“朕禦宇七載,以仁心治天下,天下有罪、罪在朕躬。袁崇煥既有寧遠之功,那朕這次就不追究他擅住議和、頓兵不戰之罪了,按照侍郎的定制,賜他紅布、白綢。讓他回鄉去做個安樂翁吧。”

“遵旨。”

“還有,那趙率教是條硬漢。靠著一批軍屯的軍戶,就能守住錦州,外無援軍也不氣餒,當賜尚方寶劍,以為鼓勵。”

“遵旨。”

天啟默默地站了一會兒,緩緩地轉身面向西南的方向:“黃帥什麽時候走的?”

“回萬歲爺話,黃帥是五月初八離開的霞浦。”

在心裏算了算路程和速度後,天啟嘆了口氣:“這一去恐怕要到十二月才能到貴陽了,就是不知道黃帥幾時能把西南叛亂平定啊。”

“萬歲爺不必擔心,黃帥勇猛無敵,用不了一年半載,奢崇明、安邦彥二賊必定束手就擒。”

“嗯。”天啟點了點頭,冷冷地說道:“到時候,不管內閣怎麽說,我都要立刻把黃帥調回來。朕要他把那個反復無常的洪太親手擒拿來京,再千刀萬剮。”

魏忠賢的聲音變得有些遲疑,不過眼下這個關頭他話不敢說得太多:“萬、萬歲爺……”

“天下只有黃帥最讓朕放心了,也只有黃帥不會負朕。”天啟一動不動地看著西南,就好似他的視線能跨越這千萬裏地空間,直達他心腹愛將地身邊一樣。天啟又嘆了口氣:“東廠倒是整天盯著黃帥不放,哼,等黃帥平定了西南叛亂之後,朕偏要給他撐腰,那個黃帥用來充軍餉的平蠻大借款,朕也會替他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