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王後歸來(第6/6頁)


【注釋】

[1] 據傳言,弗朗索瓦曾提醒比西,他的行為會為他帶來懲罰。但比西對此回應說:“如果我的外貌像您那樣不堪,那我自然會收斂一些,畢竟大家都會躲著我。”

[2] 孔代親王及其德意志部隊轉而北向,對弗朗索瓦的弗蘭德斯遠征幫助甚大。

[3] 許多信件並未保留下來。這也是瑪格麗特在法國的重要政治作用被史學家低估的原因之一。這些保存下來的信件其實是人們隨意寫成的,往往是夜裏酒後寫成。這些信件使瑪格麗特的形象顯得滑稽,反而成為了她的固有形象。不過她和尚普瓦隆的韻事在其漫長而重要的生涯中只是一樁小事,史學家應當如此看待這封信件。

[4] 並不能肯定亨利三世出於反對內韋爾夫人而陷害她。不過有趣的是,這樁事件發生在情人戰爭期間,國王認為戰爭是瑪格麗特的責任。也許國王因為不能懲罰瑪戈本人,只能在她的朋友身上發泄。

[5] 無論她的疾病究竟為何,總之不是懷孕。瑪格麗特雖然風流韻事不斷,卻從未懷孕。

[6] 瑪格麗特和太後的情敵都叫黛安實屬巧合。

[7] 絕罰,羅馬正教會對教徒的一種處罰方式。即將罪人開除教籍、逐出教會。——譯者注。

[8] 凱瑟琳曾經這樣對一位外交官描述亨利:“世上再也找不到他這麽難管的人了。他作息不規律;和衣而眠。他常常睡在地上。他吃飯也不規律。我將他和兒子們一起帶大,他給我造成的麻煩超過了剩下所有男孩帶來的麻煩。”

[9] 當時究竟出了什麽事已不可考,不過更有可能的是,菱格尼斯不堪信任(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是在利用藥師的兒子——她生病時見到了此人——作為間諜或通風報信者。不然,這名男孩就只是在送藥,卻發現自己在錯誤的時間來到了錯誤的地方。瑪戈每次只會有一個情人,事實證明,當時她的情人顯然只有道比阿克。

[10] 克勞德於十年前的1575年已經去世,當時亨利三世才剛剛登基。納瓦拉國王參加和談的時候,瑪格麗特和亨利三世已是凱瑟琳僅存的一雙子女了。

[11] 終敷禮,羅馬正教、東正教和一些新教教派的聖事。信徒臨終時,由神父用經過主教祝聖過的橄欖油敷擦在病人的耳、目、口、鼻、手、足,並念誦一段祈禱文,為他按手祝福。——譯者注。

[12] 聖德尼修道院完成於13世紀,是法國王室埋葬遺體的地方。——譯者注。

[13] 吉斯本人被殺之後不久,亨利三世逮捕了第三個吉斯家族的成員:吉斯樞機主教。

[14] 一位胡格諾派編年史家公開批駁瑪戈的證詞,據說,亨利聲淚俱下:“唉!多麽惡毒的女人!她明知道我愛她、尊重她,她卻對我無所謂,正是她的惡行造成了我們的分離。”很難想象,亨利此刻還會帶著感情(而不是諷刺)對瑪格麗特的證詞作出回應。只能說,如果亨利真是這麽想的,他這些年隱藏得真夠深的。

[15] 相比之下,亨利的新情婦稱瑪麗是“銀行家的女兒”,正如70年前凱瑟琳初到法國宮廷時面臨的嘲諷一樣。而亨利並不愛瑪麗,也不想娶她,所以對這位意大利妻子的態度正如亨利二世對待凱瑟琳一樣——他娶瑪麗只是為了生育後代,而且公開地和眾多情婦住在盧浮宮內,對瑪麗造成了巨大的羞辱。有些事情是不會變的。

[16]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就建在瑪格麗特這座莊園的舊址上。

[17] 瑪格麗特總是認為此次暗殺是舊敵德佩農公爵的行為。證據則是瑪戈以前的仆人聲稱手握公爵和兇手之間關系的證據。不過這名仆人最終被關進瘋人院,通常認為兇手是出於個人目的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