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國王駕崩,國王萬歲(第5/6頁)

這一計劃奏效了。弗朗西斯和凱瑟琳大為震驚,非常憤怒,特別是吉斯兄弟披露此次密謀之後裏昂確實發生了新教叛亂。宮廷再次傳喚安托瓦內和孔代親王。弗朗西斯憤怒地說:“如果他(安托瓦內)拒不從命,我倒要叫他看看誰才是國王。”為了打消疑慮,使剛愎自用的陰謀家這次聽命前來,凱瑟琳極力掩飾自己的想法。太後熱情地邀請安托瓦內及其弟弟到奧爾良赴家宴。她哄騙說:“我真心盼望你們能早點到來。”

進退兩難的安托瓦內急切地想要逃出生天。留在自己的領地上已不可能:南部有傳言說,吉斯兄弟已經集結了一支大軍,並且,天主教盟友、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此人覬覦納瓦拉多時了)將派遣軍隊助陣。安托瓦內一向不善征戰,自然無法兩面迎敵。一位心腹密探建議,他和弟弟如今只能前往宮廷駐蹕的奧爾良,虛心辯護,乞求國王的憐憫。密探暗示說,如果主動的話,也許國王可以原諒他們。安托瓦內采納了這個(事實證明)不太高明的建議,他和弟弟於10月30日到達王廷,孔代親王未經審判就直接遭到囚禁。而安托瓦內聲嘶力竭地否認指控,弗朗西斯作出讓步,最終免受牢獄之災——這也使洛林樞機主教悲嘆年輕的國王“真是有史以來最懦弱的靈魂”!

盡管安托瓦內免遭囚禁,然而孔代親王——年紀輕輕就已在16世紀貴族中出類拔萃的孔代親王居然遭到囚禁,這意味著吉斯兄弟大獲全勝。他們勢力如日中天。親王遭逮捕時,凱瑟琳也在場,並且潸然淚下,不過並非只是因為孔代親王,或許也是因為法國的局勢日益惡化,因為自己的影響力日益式微。毫無疑問,30歲的孔代親王最終被轉移到安博瓦茲關押時,凱瑟琳幾乎未流露出對他的同情,她在信中寫道:“今天早上我從安博瓦茲回來,在那裏,我看望了一位年輕的勇士(親王),他的心中只有戰爭和動亂。我向您保證,凡是被關在那裏的人,沒有允許是絕不可能離開的:安博瓦茲防守嚴密,而且我又加固了防守。此外,我又將許多門窗封死,並且給其他窗子加上鐵柵欄。”孔代親王依律審判,被處死刑,處決日期定在12月10日。

但命運就是這樣不可捉摸,即使是對那些塵埃落定的事情也是如此。弗朗西斯依例臨幸安博瓦茲時,不顧天氣惡劣,一定要出外打獵。11月17日,他染上重感冒,並且說自己耳朵疼,病倒在床。一周後,他強打精神,勉強接見了西班牙大使,後者驚訝於國王的憔悴。國王現身說法,告解吉斯兄弟和凱瑟琳在寒冷天氣中持續運動大有危害——兩周後,他的病情佐證了這一醫學建議。12月5日,也就是弗朗西斯17歲生日後不到兩個月,孔代親王處決前五天,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二世死於嚴重細菌感染。

許多父母都因喪子之痛而苦不堪言,心痛難忍,這種悲傷甚至超過喪偶之痛。本該保護、撫慰、珍愛的子女,卻死在父母之前,這種痛苦極少有人能夠解脫。

但凱瑟琳·德·美地奇並不屬此列。太後並未一蹶不振,長子死時,她沒有哭天喊地,也沒有低聲絮語。這是她費盡心思、苦苦祈禱了將近十年才盼來的兒子——他的降生使凱瑟琳得以坐穩法國王後的寶座。凱瑟琳甚至沒有在弗朗西斯榻前為他送終,而是第二天醒來才得知噩耗。她的表現和18個月前她丈夫逝世時大相徑庭——凱瑟琳甚至不必更衣,因為她本來就穿著一身黑——她沒有依常例花上幾周時間穿著黑衣在遺體旁哀悼。這項謙卑的工作留給了無用的未亡人——瑪麗·斯圖亞特。凱瑟琳的態度引起了別人——尤其是傾向胡格諾派的人注意。一位英國密使向國王報告:“國王的死對太後是一件幸事,因為太後無法控制他。”

也許確實如此。不過更大的可能性則是凱瑟琳高超的自我保護本能又在起作用,每當權力變更的時候就會這樣。不過這一次,凱瑟琳沒有像過去那樣,知趣而無聲地隱退下去,她似乎意識到,在政壇上屹立不倒的最佳手段是掌握政府權力。這要歸功於數月以來凱瑟琳一直在為解決宗教問題而不斷調查、刺探、斡旋、運動。她差一點兒就能成功召開楓丹白露宮的會議了,但最終由於吉斯家族和波旁家族之間的對立而功虧一簣。但是她已經獲得了經驗。如今,她明白自己得利用溫和派——比如洛斯皮托和科利尼的支持。此時不動,更待何時?成敗只在一念之間。

就這樣,吉斯兄弟在國王駕崩時仔細定下了政變的計劃,41歲的凱瑟琳在弗朗西斯病後立即策劃奪取政權,但考慮弗朗西斯可能康復,計劃僅僅停留在策劃階段,而弗朗西斯死前數日,凱瑟琳就將其計劃付諸實踐。由於弗朗西斯沒有子嗣,他臨終之時,王位將傳給凱瑟琳次子查理(Charles)。但是查理年僅十歲,不能執政。這意味著必須指定一名攝政監國,直到查理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