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厲兵秣馬,破之易爾

不同時期的戰事流程各有講究。這裏以網絡遊戲中取景最多的戰國時代為例,介紹一下一場戰爭的台前幕後。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命題是:思想領先於行動。古代將軍們顯然已深得其精髓。在開始籌備戰爭時,為了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大名會召開一個叫作“軍評定”的作戰會議。大名是會議主持人,與會者都是重臣或心腹。戰前,軍評定以論戰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為主題。打,還是不打,這是一個問題。與敵方對陣以後也會召開軍評定,討論內容也轉向當前的戰爭形勢和戰略部署。如何打、據點設置在哪裏、物資怎麽調集、是否還有和談的余地、選擇何種投降姿勢等,各方面的作戰細節都會在軍評定上討論。

確定了作戰主題,就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打仗首先得有士兵。作戰經驗豐富的大名對征兵工作已經駕輕就熟了,一般都是按照領地分配征兵的數量。大名會先寫一封“著到狀”,上面寫明了一單位的領地所需征召的士兵數量。接到通知書後,家臣就在各自的轄地內開始征兵工作。在小田原攻城戰中,豐臣秀吉要求的征兵比例是1萬石出300人。當時的土地不以面積計,而是以稻米的收獲量來計算,1石等於180.39升。所出的士兵可為年方十五的少年,也可為花甲之齡的老人。畢竟只限制了數量,沒有限制質量。征集來的士兵主要由半農半兵的足輕和純農民構成。從士兵構成上就可以看出,士兵以務農為本職工作,打仗都是兼職。因此,大名作戰得根據務農的時節來,否則錯過了時令導致收成不佳,這對大名本身的經濟實力也是一個打擊。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戰國後期出現了完全脫離農事的足輕傭兵團。他們以作戰為本職,同大名建立起了長期的雇傭關系。

武士是一支軍隊的主幹力量。在平日,武士需要勤習武藝以備戰時。修習什麽呢?《甲陽軍鑒》中記載叫“武藝四門”,即弓、火槍、兵法、馬。有時候將兵法中的刀和槍分開,再加一門柔術,稱為“六藝”。後來的弓術、劍術、槍法、柔術、馬術、炮術正是由此演變而來的。只有熟練掌握了“六藝”,一個武士才能被認為是合格的。

一切就緒,準備出戰!臨出發前,主辦方還要安排一些傳統的開幕式。“三獻儀式”就是典型的祈勝儀式。“三獻”指的是打鮑(鮑魚幹)、勝栗(栗子幹)和海帶,取三者的諧音:打、勝、喜(日語中,海帶的讀音同“喜悅”相似)。軍方代表吃下三獻,即意味著“打贏、得勝、高興”之意,為本次出征求個好彩頭。

開幕式結束後,大軍開拔。路上行軍也是有講究的,按照行軍的順序,大軍分為前軍、中軍、後軍三個部分。前軍可能最先接觸敵人,往往安排的是戰鬥力較強的部隊,同時還擔負著斥候偵察的工作。跟在前軍後面的是中軍。將領往往在中軍,由自己的直屬武士團護衛左右。走在最後的是後軍,負責後方警戒、搬運糧草、武器輜重的就在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