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名牌大學排行(第2/2頁)

在美國,大學最早是為普通民眾開辦的,因此進入大學的方法非常多,也相對容易。而日本的大學最開始就是為了培養精英而設置的,相當於是一個國家機關。為了符合國家機關的定位,日本的大學在最開始並不是誰都可以進入的,只有精英才能突出重圍。這也導致了現在日本大學的入學考試非常難,而畢業卻相對容易。另外,從日本大學生的心理上來說,很多日本小孩兒為了將來能夠進入好公司,從小就必須努力考上好高中,再努力考上好大學。同時,開始工作以後,日本人通常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光是人事應酬就得耗去相當多的精力。因此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大學的4年時光可能是人生中唯一可以好好休息的時期。

到了大學三年級之後,很多日本學生就要開始為求職忙碌起來了。日本企業有三大傳統制度:年功序列、終身雇傭和應屆至上。前兩個不必多說,應屆至上指的是很多日企尤其歡迎應屆畢業生,每年都會招收很多應屆畢業生。這三大制度結合起來,可以順利保證很多日本人的職業生涯。

除了進行積極的求職活動,還有一部分大學生會選擇深造。日本的大學一般都設有大學院,裏面有修士課程和博士課程,修士相當於中國的碩士。日本的修士課程一般是2年,博士課程是3~4年。當然,到了這個階段,不只是日本大學生,還會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求學者加入其中。

《不一樣的教育意識》

因為我自己在日本是做教員的,所以幾乎每天都接觸很多教育界的人,包括小學、中學、大學、大學院的。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日本的小學教育,因為每所小校都有一個運動場,也是震災避難所或者叫災害避難所。法律規定,任何一所小學都必須有一個空間,有災難來臨時,它可以瞬間變成一個避難的地方。小學生在操場上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或者玩各種各樣遊戲的時候,他們是有一種危機感的,知道一旦來了地震,就會有很多市民集中到這裏。他們從小就被教育,這個地方應該是一個什麽地方,就是它的場所感很強。日本是一個國土狹小的地方,東京更是一個超密集的空間,小學生也好,中學生也好,他們在這樣的一個空間裏,相互之間有各種各樣肢體的接觸。比如說,他們有一種遊戲叫“兩人三足”,這個環節最關鍵的就是幫助這些孩子建立起團隊的意識。

小學生都有這樣的教程,比如搭積木、木刻版。木刻版就是用一根白樺木,小孩兒在上面刻出各種各樣的圖形,然後在上面再抹成這種版,。這些東西都來源於他們肢體的訓練,並不光是一種想法。所以,這是小學一個很關鍵的地方。

還有,每一個小學都有一個前門和一個後門,還有一個密門。密門基本上都在這個學校的東側或西側,它是非公開的,旁邊經常會有綠樹遮掩,也會告訴小學生們,在危急時刻會有這樣一個通道可以離開。學校往往會在家長會上講這些事情,也就是說,每個家長也會告訴他們的孩子這個密門的重要性。

東京街頭上下學時間,小學生背著書包,穿著制服,戴著小黃帽走在路上。危機意識實際上是在日常當中,在教育的過程當中被教育出來的,並不是哪個教程具體寫的。我覺得這是日本小學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挺值得中國人借鑒的。

——毛丹青

(旅日華人作家,《知日》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