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在靖國再見吧”

1941年3月28日的《朝日新聞》上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4000多名戰爭遺孤為了和“九段的父親”再會相聚而到了東京。“九段”指的是位於東京九段坂的靖國神社,也就是說在28日這天,4000多名戰爭遺孤來到靖國神社和他們戰死的父親再度相見。據當時的報道稱,孩子們下車之後便一齊朝著拜殿的方向走了過去。這過程當中沒有一絲悲傷的氣息,反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高昂。

同時,當時的日本將士間流傳著“在靖國再見吧”的話,說完之後便結伴前往戰場。在靖國神社內的戰爭博物館“遊就館”內可以看到當時的將士寫下的遺書,當中經常會出現“我已經下定了化身為靖國的神、世代守護皇國的決心”、“在成為靖國的神之前我會不停地戰鬥”一類的話。據後人分析,這些都和東條英機發布的《戰陣訓》有莫大關系。

《戰陣訓》中明確規定:“生不受被俘之恥辱,死不留課罪之汙名。”讓日本將士們盡力避免成為俘虜,實在萬不得已時要選擇自殺。在當時的日本軍界,成為俘虜是一件奇恥大辱,並且被認為會給自己的家人以及家鄉帶來汙名。但是如果自殺死去,就能成為靖國神社內供奉的神,不僅不會留下汙名,還能在靖國神社和家人再會。也許正是抱著這樣一種普遍的想法,當時的將士們才會在上戰場之前互相說著“在靖國再見吧”。

那麽,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死後進駐靖國神社呢?這就涉及靖國神社的祭祀方式和進駐標準了。

靖國神社並不是一塊墓地,那裏既沒有墓碑也沒有遺骨,有的只是受到祭祀的戰死者的魂靈。每當出現為國捐軀的將士,就會有新一批的魂靈被追加進去,正式的說法就是“合祀”。

靖國神社的官方手冊裏是這樣描述合祀對象的:戰爭或者事變中戰死、受傷死、患病死或者是因公殉職的軍人及有關工作人員。其中的“有關工作人員”一般來說是指那些被軍隊雇用的非軍事人員,比如說在軍工廠工作的工人或是在後勤部門工作的員工。此外,由於在朝鮮、中國台灣等外地的員工也屬於合祀對象,如今在靖國神社裏供奉著的戰死者中也包含了不少當時的朝鮮人和中國台灣人。2009年,中國台灣的原住民代表高金素梅率領“還我祖靈隊”在靖國神社進行抗議,就是為了讓祖先的魂靈回歸家鄉。

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日本裕仁(昭和天皇)的導師

生卒: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

軍銜:陸軍大將

畢業院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曾用名:源三郎、文藏

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病逝,乃木希典一直為其守靈。同年9月13日,明治天皇殯葬之日,乃木希典同妻子剖腹殉節,成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典型代表

而按照這個標準,有一部分參戰人員就要被排除在外了。比如在日本國內被認定為日俄戰爭英雄的乃木希典,由於他是在回國之後為了追隨逝世的明治天皇而自殺身亡的,他的魂靈無法進駐靖國神社。再比如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由於是在戰後很久才去世的,也無法被納入合祀名單。

這個合祀對象的標準從靖國神社創建以來一直沒有變過。也就是說,萬一將來日本再度參與戰爭,在戰爭中死亡的自衛隊、防衛省、外務省員工都有可能成為靖國神社中新的合祀對象。

在“二戰”結束之前,合祀的手續都由國家一手操辦,因為那時全日本的神社都算是國家機關,裏面的神職人員也都算是國家的公務員。1946年,靖國神社轉型為宗教法人之後,合祀的權力就全部歸靖國神社自身所有了。由於實行政教分離政策,政府無法對靖國神社的合祀標準指手畫腳。這也是為什麽在甲級戰犯問題上,即便日本政府考慮到了分祀的可能性,也無法強迫靖國神社接受這個提議。不過,在考察戰死者是否符合合祀標準時,靖國神社還是需要政府方面的協助。因為這實在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要把所有戰死者的身份信息辨明,需要政府戰後長期的支持才能夠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