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忽必烈的推恩令

天色已經漸漸的黑了下來。

燕京城西和義門之外,一片紛亂荒張景象。輜重車馬,翻倒在護城河內,倉惶出逃的官員百姓呼喊慘叫,在城外四下奔走踐踏,說什麽也要在這驚亂的夜色裏,逃得離燕京遠一些。

城內的糧倉,這個時候也起了幾處火頭,火光沖天而起,將燕京城的一角映得通紅。

和義門左近,已經猥集了大量蒙古軍將,全都披甲持械,氣勢洶洶。不過他們今夜要對付的並不是還在幾十裏外的北明軍,而是從城中湧出的難民。不是要把他們都殺了,而是要將其中一部分趕回燕京城中去。之所以是其中一部分,那是因為燕京城中的色目人和大元漢官及漢官家眷是可以離開的——忽必烈是要把吃飯的嘴留給陳德興,可不是要把能變成人肉叉燒包的色目、漢奸留下。

今晚上,色目漢奸都可以走!至於漢人平民,必須留下消耗陳德興有限的軍糧。

至於燕京城其余的城門,現在都已經緊緊關閉,千斤閘也放了下來,吊橋也收了起來。而且用來吊起千斤閘的絞盤繩索都破壞殆盡。任何人想要出城,不走和義門便只能從高達十丈的城墻上用繩索攀爬下去。這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所以這座城市中的大部分居民、難民,只有靜靜地等待著傳說中最喜歡殺人屠城,將整個海津鎮的人都殺光了的陳德興了。

和義門外,無數火把已經燃起,組成了一道長長的火龍,正沿著官道向西北燕山而去。那是從燕京城中撤出的蒙古大軍,他們將按照燕雲大萬戶府的命令,撤往燕山各隘口,然後據守待命。

那日和劉孝元在燕京酒樓中歡聚的姚燧,此時正立在燕京西城墻上面。滿臉都是緊張神色,看看燕京城,又看看黑茫茫一片的燕山。

他心情實在也糟糕到了極點,他不比尋常百姓,便是陳德興來了也是一樣交稅當差就是。他是堂堂的儒者,還是北地大儒,眼下的大元宰相姚樞的侄兒,還是大元的新科進士,從八品的文官。雖然官品不高,但也是大元皇帝的臣子,而且將來的前途肯定似錦。所以對大元,對忽必烈一向是忠心耿耿的。

而且,在他看來,忽必烈登基稱帝,建號大元,又尊儒重學,還開科取士,便是入了華夏,忽必烈當然是華夏君王。

而陳德興棄孔孟而興天道,廢科舉而封士爵,輕文治而重武功,所行所為無一不是悖逆華夏綱常!此人雖是漢人,但其實已經入了蠻夷。他的“北明”,自然也是蠻夷之國。

因此現在入寇燕雲的明軍,絕不是在興漢驅虜,而是要絕華夏道統,亡華夏天下!

若是讓陳賊據有了燕雲之地,並上塞外遼東之土,妥妥就是昔日大契丹的國勢。而如今的中原,卻是三國鼎立互相攻打,偽唐李璮更是引狼入室,還把女兒獻給了陳德興,這是要當石敬瑭第二啊!

一想到華夏天下有可能亡在北明蠻夷之手,姚燧就忍不住長嘆了口氣。垂頭喪氣的下了城墻,看著大街上比他還要士氣低落的漢軍,正想要賦詩一首,以發泄心中悲憤的時候。卻聽見軍中有人在吟唱著小調兒:“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大丈夫時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隨人願,賽田文養客三千!”

他擡頭一看,吟唱小調的不是旁人,正是眼下正在撤離的這部漢軍的將主嚴忠濟。嚴忠濟是丟了榆關一路跑到燕京的,當然不受人待見,連姚燧都不怎麽瞧得起他。可是今日燕京城內的幾萬大軍,卻和嚴忠濟一樣灰溜溜的逃跑。而且囂雜慌亂的程度還更勝了幾分。

姚燧嘆了一下,心道:“這嚴忠濟雖然沒有什麽本事,比不了他老爹嚴實,但是這幾句小調兒倒是唱的不錯!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要是無權真是比少活十年都苦!可是誰又能給自己大權呢?倉皇出逃的大元嗎?還是大獲全勝的大明?”

……

就在姚樞的侄子驚慌失措,對大蒙古民族融合事業信心動搖的時候。遠在集寧路的劉孝元卻同樣是心驚肉跳,而讓他感到恐懼的,卻是忽必烈的扭轉乾坤之法!

集寧路草原之上,十萬蒙古大軍的營帳層層疊疊,望不到邊際,仿佛鋪滿了整個大地。肅殺的氣息直上雲霄,連飛鳥都不敢從上空飛過。

蒙古東道四宗王的大纛,此時已經和象征蒙古大汗的九纛一起,並列在了忽必烈的金頂大帳之外。大帳之中,響起了馬頭琴悠揚而深沉的曲調,飄出了烤羊糕兒的濃香。

大帳之中,忽必烈大汗端坐正中,塔察兒、移相哥、忽剌忽兒和罕禿忽等東道四王分列左右,霸突魯、塔察兒(和塔察兒汗王同名)、紐麟、伯顏、安童、藥木忽兒(旭烈兀的兒子)、納鄰合丹、趙璧、劉孝元等文武眾臣,也各有座次。所有人都應景似的滿臉堆笑,一邊豪爽地喝酒吃肉,一邊欣賞著幾個蒙裝女子在和著樂曲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