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唐宋元明(一)

大宋鹹淳元年初冬的時候。遼東戰場上的局勢已經安穩了下來。陳德興的大軍此時駐紮在了沈陽城。說是城,其實就是一座用木頭柵欄和夯土墻圍起來的城寨。城內城外的居民加在一塊兒有一萬戶,稱沈陽路萬戶。是蒙古在遼東唯一一個屯田的萬戶路。

不過這個萬戶路在陳德興大軍開來的時候,卻沒有絲毫抵抗的勇氣,是開城投降的。不僅是因為沈陽無險可守,還因為陳德興在之前的作戰中已經俘獲了沈陽路萬戶洪福源。有洪福源、洪俊奇兩父子親自出面在城外勸降,還有誰會抵抗?

入城之後,陳德興便和寶音、楊婆兒一起住進了洪福源原先的官署。這是一座頗為氣派的院落,大宋的建築風格,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安樂窩。

一幅陳德興親手繪制的遼東地圖就展開在他面前的書桌上。明都府、沈陽府、遼陽府、蓋州、海州、復州、莊州等三府四州已經赫然其上。如果再加上已經被陳德興合並稱為海東府的江華島、珍島、巨濟道、濟州島、釜山等高麗地盤,還有被陳德興命名為台灣府的台澎地區。陳德興現在已然擁有了五府四州之土。儼然草創一國了!

不過地盤雖然老大了,可是這些地盤上的人口卻少的有些可憐。就是陳德興從大宋帶來的近二十萬人,從燕雲略來的近五萬人,沈陽路的七萬人,海東府的高麗人有近十萬,還有便是數量多達十五萬到二十萬的各種韃子了。

“……漢人、高麗人、女真人、色目人,加在一塊兒有約60萬。估計可分12萬到13萬戶。如果軍中有士爵的戰士人人都成家立業,戶數還有增加3萬左右。”

正在給陳德興介紹戶口人口的是北地招討司下屬的政務司判官黃智深。這些日子,他和任道士任宜江二人都留在江華島和濟州島上,主持政務和軍工生產。這兩日剛剛奉命到遼東,沒有在明都停留,而是直接到了沈陽。在來沈陽的路上,兩人還草草調查了一下遼東陳德興管區內的戶口情況,得出了一個約數字。

12萬多的戶口,60余萬人口,卻占了諾大的地盤,還要維持一支人數很快要超過8萬的龐大軍隊!這兩位管家老爺肩膀上的擔子有多重,就可想而知了。而現在,搭建五府四州行政體系的任務,又部分的落在他們二人肩膀上了。

“有士爵的軍將當然要成家立業的,只有這樣才能安穩下來。”

陳德興手指輕輕敲打著鋪著地圖的書桌,淡淡道:“這些人跟隨我從中原一路走來,功勞苦勞都不小了,如今我也算開了國,自然要幫他們成家立業了。”

他稍稍一頓,仿佛在思索著什麽,然後又道:“盡可能幫他們娶漢女,不行的話,高麗的門閥女子和旗人女子都可以的。”

陳德興封的“士爵”大小也是個貴族,貴族的正妻當然應該有點身份了。至少應該是一等漢或是旗人、高麗貴人的女子——其實也沒有多貴,不過就是要個名分而已。這樣可以顯得陳德興封的貴族上档次。

“高麗平民和遼東這裏的農奴女子呢?”

“只能做妾。”陳德興冷冷道。這貴族就得有貴族的樣子,娶個農奴當老婆怎麽能行?這樣就不顯高人一等了,也就談不上什麽榮譽感、成就感了。

“成了家後,自然就是立業。”陳德興問,“地盤可夠了?”

“夠了,夠了。”黃智深掰著手指頭道,“現在咱們已經有了五府四州之地,刨去尚算蠻荒的台灣府不論。剩下的四府四州也足夠大了,五萬個士爵田莊,再加兩萬左右的旗人田莊怎麽安排不了?”

分配田莊的工作是一步步推進的,先解決基本的份額。漢士是300畝,旗人是150畝,然後再論加賞。大約5萬名漢士按照300畝計算,便是1500萬畝土地,旗人估計會擴充到2萬,需要300萬畝土地。另外還需要給一部分“被追隨”革命的漢地民戶分地,估計得分出去200萬畝。這樣就是2000萬畝了。

地當然有的是。陳德興現在的主要地盤大約就是後世的遼寧省。那可是農業大省,在後世的21世紀,各種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合計有四百多萬公頃,差不多是5000萬畝。便是在之前女真、契丹統治遼東的時代,遼東也是苗生滿阡陌的農業區。哪怕是在蒙古人將農業區變成草場的如今,遼東半島之上仍然到處都能看到被廢棄的農莊、田地和灌溉的溝渠。可以說,遼東半島的農業基礎是很好的。

可是,可以用於農業的勞動力卻是太少了。2000萬畝地可以分下去,但是要找到種這些地的人,說實話,真是很不容易的。

“臣下計算過了,2000萬畝地就算是輪作,一半種草,一半種莊稼,至少也需要5萬個壯勞力常年打理。農忙的時候,需要的勞力還得翻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