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打仗贏六成

號角之聲嗚咽響起,回蕩在大運河西岸的平原上。這聲號角,是由一名騎在馬上的宋軍斥候用足渾身力氣吹動的,低沉的嗚咽聲音卷過平原,一直到了運河岸邊。

運河西岸,一支首尾都望不到邊際的大軍,正在浩浩蕩蕩的前行!這支大軍是主要是由步卒甲士和牛拉人推的大車組成的。步卒在內,靠著河岸開進,兵車在外,首尾相連,綿延不絕,正好遮護住步卒甲士的另一側。而這些兵車上,不是堆放著各種器械、鹿砦、拒馬、營帳,就是滿滿當當的米面袋子。

不過陳德興炮軍的車輛卻不在其列,這些發石機現在是賈似道的寶貝,都“享有”了步卒的待遇,在其他車輛的遮護下緩緩前行。陳德興則策馬走在炮軍車隊的後面,看著一輛輛小巧但威力十足的炮車排著整齊的隊列,在炮軍士卒,靜靜地向前開進,臉上掛著得意的微笑。

魂穿復生不過兩個多月,自己已經拉出了這麽一支小小的隊伍,雖然只有2000人,頂多就是後世一個團的規模,但是各級帶兵官都是自己的把兄弟。雖然這把子拜了把子未見得就是死黨心腹,不過這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身處亂世,槍杆子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錢!也是扶天傾、挽狂瀾的資本!

“什麽時候能有10000大軍,50艘槳帆船,這東亞沿海各處,就沒有去不得的地方了。”陳德興正盤算到這裏,嗚咽的號角聲就從遠方傳來。這是遇敵報警的信號!

運河邊上,正在蒙頭行軍的軍將們,全都擡起頭來,緊張地望著西南方向。這裏可不是揚州城下,而是空曠的野外,除了一條運河,大軍便再無憑藉了!兩淮宋軍的將卒,哪怕不是老於戰陣者,也透過耳聞目睹,知道了蒙古鐵騎在野戰中的赫赫威名!

即便是兩個月前那場“勝仗”,宋軍也有六個軍被蒙古鐵騎的沖鋒踏破!現在隨賈似道南下的士卒之中,起碼有一半以上是從蒙古人的彎刀下逃生的。若是同樣的“勝仗”發生在遠離揚州城的運河之畔,沒有了揚州城頭上如雨而落的弩矢,哪怕是背水一戰,恐怕也很難在蒙古鐵騎和漢侯步卒的配合下討得便宜吧?

“樞密相公有令,全軍停步,原地休息!”一騎飛奔,馬背上是個嗓門洪亮的騎士,大聲傳達著賈似道的命令。

“全體停步!”陳德興大聲喊著,向麾下的士卒下令。

“慶之,決戰就要在這裏打響麽?”黃智深騎著一匹驢子,跟著陳德興一起出陣,這會兒有些緊張地發問。

“這裏的地形不錯,正是大軍會戰的沙場!”回答問題的是呂師虎,這位安豐呂家的二代,雖然是文官,但也是能上陣打仗的。現在全身披掛,策馬跟在陳德興身旁。

“應該是這裏了!”陳德興個子高,又騎著一匹高大的西域馬,視線開闊,四下一望,便將周遭地形盡收眼底了。這裏的地形的確比較利於大軍會戰,背後的運河河道幾乎是筆直向南,也沒有可以依托的溪流,宋軍即使背水布陣,也無法借助地形地貌遮護自己的側翼。

而宋軍的右側,則是大片荒蕪的農田,目之所極,還有兩座小小的堡寨,沿著運河依次展開,應該是宋人的村落。兩淮地區因為連年戰事,已經沒有不設防的村寨了,即便是靠近長江岸邊,村寨也都修得跟個小城堡似的。寨子裏面的青壯男兒,都開得硬弓,耍得刀槍。民風彪悍——不彪悍的大多已經跑去江南了,不過那裏雖然沒有蒙古韃子入寇,但是官紳田主卻不似江北那麽通情達理——和江南相比,兩淮、京湖、四川、京西襄陽府這些前線地區農民的負擔要輕得多了,稅賦、地租都比較低,一旦遇上北虜南侵還可以豁免租稅。原因無他,正是因為他們人人刀弓在手,已經是宋軍防禦體系的一部分,自然不能壓迫太過。要真把農民逼得沒了活路造起反來,可就便宜北面的蒙古人了。

“那兩座堡寨還在俺們手中?”

陳德興已經看見堡寨城墻上面掛出了宋字大旗,顯然還沒有被蒙古人占據——這種堡寨修得都非常堅固,每座寨子裏都有千人以上的青壯,便是老弱婦孺也堪一戰。真要拼起命來,也是夠進攻方喝一壺的。

“那是韃子故意不打的,”呂師虎雖然沒有上過前線,但是對蒙古人的戰法卻頗有心得。“韃子一向自以為是野戰無敵,即使留兩個堡寨給我們,也是穩贏。也柳幹這廝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在運河邊上吃癟,而是我們渡河去運河東面。”

此刻運河之中,還有幾十艘宋軍的戰船在緩緩航行,其中包括兩艘23輪的車船。他們都是兩淮水軍的戰船,從揚州城一路跟隨過來的。只要賈似道一聲令下,這些水軍立即就能用小船在運河上搭起浮橋,以供大軍渡河。